网约车平台增量单新规实测,沪上司机陈师傅这样吐槽
7月末,刚进群看到网约车平台又冒出个什么“增量单开关”,一帮老司机的反应堪比抽烟点火:“这不就是以前那个‘一口价’嘛?这么一说,倒还真有点意思了,名字整得高大上,内容基本没咋变。”
新老司机参杂,微信群里一阵七嘴八舌。最引人注意的,是现在不光名字改了,还多了一个“无责拒单的免死金牌”——每天10次。简单说,要是遇着系统强塞来的那些增量单(说白了就是价格低的那拨儿单子),你要反应快,在8-10秒里抓紧点“拒绝”,这机会不会扣履约分,订单分也不掉。可别以为能无限拒,10次用光后,开关立马回归原状——还是得硬着头皮接,不打商量。
陈师傅拽着T恤下摆有点激动:“我一个月光为了不扣分,把好几单增量单生生接下来,短途单、补贴还低,真冤得慌。现在好了,10次‘反悔券’,遇见实在不合适的单子,直接闪,心里踏实多了。”
不过李师傅倒泼了点凉水:“新规归新规,‘拒绝’和‘取消’是两回事。拒绝只发生在那十秒钟窗口期,点慢了成‘取消’还得照扣分,以前我图省事,抢了单不愿意送,结果当天直接被限制接单,堪比停工。”
平台设置其实挺鸡贼。像喜欢跑长途掐时薪的师傅,就能果断关掉增量单,10次机会全拣大活儿。反过来说,那些只盯冲单奖、喜欢来回折腾短途的,有时遇见远距离低价单,8秒内一键拒,避免影响节奏。但也不是一点风险没——群里老江湖说,早晚高峰一来,怪单子扎堆弹出来,10次用没了,就得随平台节奏跑,有时比拍违章还窝火。
顺带八卦下,听说深圳有名姓吴的哥,之前就靠一口价单暴打流水,后来平台突然调整,直接亏了两天油钱,气得在群里爆了粗口。老陈感慨:“平台这些摊子,甭管怎么叫法,核心就是让司机多接几单,眼明手快,弄不好还真吃亏。”
其实细看新开关里头,平台还悄咪咪更新了别的,比如派单优先权、分区派送、动态奖励阈值……这些听售后小李顺嘴带过,说是测试新算法,司机都一脸懵。像冷门的“车辆健康评分”,不少人都没注意,就是车载诊断数据上传得勤,后端可能还真优先派单。还有师傅吐槽系统偶尔分不清轿车还是SUV,几回小油耗车硬是派去拉十多公里坡道长途,那会,车友群里调侃“算法没喝早茶”。
更离谱的是,附近几个跑二手的司机反映,自打平台玩法改了,那些十万公里开外的网约车,价值还直线往下掉,说“以后二手难出手”。维修站胡大修咧嘴乐道:“新规之后来保养的更多了,不少人特地查底盘、换刹车——补贴低了,亏不起,还不如开得顺心。”
南边老张的金句也扎实:“这东西就跟老派出租车换壳似的,表面花活多,油水还是那些,老油条少激动,慢工出细活。”
至于鲁西那俩开新能车的司机,微信里又说了一嘴:开关用着方便,车内冷气,短单撑死4小时就该歇歇了。平台再折腾,挡不住电池那点事,能赚到还得看人手快慢。
有人说新规好,也有人骂没卵用。有人琢磨着怎么钻空,更多的其实还得边开边摸索。
(部分内容来源:沪南出租微信群师傅实录、附近汽车维修站胡师傅、网传配送群聊天截图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