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SUV别乱买!最新投诉率TOP30:奇瑞问界领衔,海狮06进前十
早上六点半,老王拿着保温杯在小区门口溜达,嘴里还念叨着“我那新买的SUV咋又漏油了”,旁边大妈插嘴,“你这还算好的,俺闺女那台刚提一个月就进修理厂”,保安听见凑热闹,“前天还有人拍视频投诉车里漏水,差点没把车当澡堂”,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比菜市场还热闹,怨气冲天,买车这事,踩坑的多,躲过的少。
马路边的4S店广告还在喊着“国产品质,值得信赖”,可最近网上贴出来的投诉率榜单一出,网友就炸了锅,群里直接甩链接,“别被忽悠了,奇瑞问界都被点名了”,数据一亮,捷途自由者4.9、问界M9和捷途X70并列5.5,这数字搁桌面上,谁都能算出来,买了热门车不等于躲过坑,卖得越多投诉也跟着涨,质量问题压不住,早晚冒出来。
11到20名的榜单更热闹,豹3 9.7、零跑B10 10.7、iCAR V23 11.2、缤越 11.5、BJ30 13.3、坦克500新能源 14.2、零跑C10 16.7、哈弗枭龙MAX 17.9,名字一个比一个洋气,实际毛病一样没少,修车群里天天晒工单,网友玩梗“买了豹3,天天跑三趟售后”,零跑B10“零故障只能是个梗”,老用户咬牙切齿,新用户看傻了眼。
老厂商的辉煌往事仿佛就在昨天,当年贴着“自主创新”的标语,上市就能卖断货,朋友圈刷屏“国货之光”,现在一到质保期,售后电话打爆,配件还得排队,车主群一问三不知,客服只会说“反馈上级”,网友调侃“早年信仰式买车,现在套餐式挨宰”,连4S店小哥都忍不住吐槽,“现在是卖出去就松口气,能不回厂就算业绩好”。
内部员工也憋不住话,某自主品牌售后师傅下班喝酒吐槽,“现在车子毛病多,配件还贵,客户天天闹,我们也受气”,厂里研发的哥们私下发牢骚,“赶工期赶指标,真心顾不上细节,销量一高小毛病就全爆出来”,领导只拍桌子要KPI,售后前台成了出气筒,门口排长队,没人再讲什么“工匠精神”。
微博上网友“调侃大会”玩得飞起,热门车型变成段子手新宠,“问界不是问题多,是问题全”,“买捷途送修理工”,评论区一片“车主互助小组”自嘲,买前宣传全是高大上,买后现实全是售后单,二手车商笑得合不拢嘴,“车况一查全是问题车”,新手司机感叹“花钱买罪受”,老车主直接摆烂,“修就修呗,反正都一样”。
行业内部的老炮们翻出早年的旧账,过去买国产车讲情怀,盼自主崛起,大家都信“价格实在,修起来也省心”,那会儿一台奇瑞能开十年,几年都不进修理厂,如今新车半年三进厂,谁还信什么国货之光,连出租车司机都换成了合资二手。
政策风向也变了,最近《价格法修正草案》高调出台,市场监管局来回巡查,喊着要严控虚假宣传、限价保质,4S店背地里还在搞套餐、提车价、金融服务费那一套,厂家和商家你推我我推你,政策在上头,利益在下头,车主成了两头受气的夹心饼干。
一线城市的新车主开始琢磨避坑之道,老用户经验,买车先查投诉榜,销售的话听一半留一半,试驾别光看外观,售后问清楚零配件供应和工时费,群里常年混的老司机直接说,“不看广告看投诉,选车先看数据,哪怕多跑几家店也别冲动下单”,小白用户记住一条,车子不是买回来拍照发圈的,是用来开,修车花钱最扎心。
谁家都指望买台省心的SUV,结果榜单一出,发现自己买的是“问题收割机”,售后服务拖三拉四,厂家电话永远占线,社交群里天天有人晒维权经历,有的车主凑钱请律师,有的直接上平台投诉,所有人都明白一件事,买车容易,维权难,躲坑靠自己。
二手市场也跟着起哄,车贩子拿着榜单砍价,“你这车投诉率高,值不了几个钱”,新车主听着心里拔凉拔凉的,二手车商倒是乐了,能修的修,不能修的便宜出手,反正总有人接盘,市场乱象没被政策管住,买车人只能提心吊胆。
小区里大爷大妈聊天话题也变了,以前聊“哪里买菜便宜”,现在聊“谁的车进了几次修理厂”,楼道里贴着“维权车主群二维码”,投诉不再是个别人闹事,成了普遍现象,大家都想知道,什么时候车企能把质量做实在点,别光想着赚快钱。
最后一招给大家,买车前别嫌麻烦,查投诉榜,问身边人,进车友群,售后服务能问就问,试驾多试,多留心,别图便宜也别只看外观,一分钱一分货,车有问题早发现早处理,能避一个坑是一个坑,别让自己成了下一个吐槽对象。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