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摄像头是怎么知道你开车超速的?这个问题,估计很多老司机都琢磨过。
咱们在路上开车,尤其是跑高速的时候,经常会看到路边立着个牌子,上面写着“前方测速”。这时候,你是不是心里就咯噔一下,赶紧把油门松了,踩两脚刹车,等过了这段路再一脚油门,飞驰而去?估计不少小伙伴都是这么干的。
那问题来了,既然要拍你超速,干嘛还要提前告诉你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其实啊,这并不是多此一举,反而体现了法律的严谨性和权威性。法律有明文规定,在来车方向距离测速点200米以外,须设置“前方测速”或者“进入测速路段”等交通标志。这样做,是为了让司机提前做好准备,规范驾驶行为,保障行车安全。
那摄像头到底是怎么知道你超速的呢?其实啊,这其中的门道可不少。常见的,就是装在电线杆子上一排排的摄像头,大老远就能看见。这种摄像头主要作用是监控车流量,当然,也能拍到你超速。它的工作原理是雷达探测车速,当车辆进入探测范围内后,雷达会发出两段波去探测车辆的位置,根据两次接收到的波,计算出车辆行驶的距离和时间,从而得出车速。如果车速超过了规定值,摄像头就会立刻开启拍照模式,把你“抓个正着”。
还有一种,就是装在路边草丛、树干旁边、绿化带里的小箱子,里面装着摄像头和控制系统。这种摄像头是通过埋在地下的两组感应线圈来工作的。当车辆依次进入这两组线圈,摄像头就会拍下照片,并根据车辆通过线圈的时间,计算出车速。
这两种摄像头都比较常见,老司机们心里都有数。但是,交警叔叔们还有“黑科技”呢,那就是手持激光测速仪。这种测速仪理论上是准确的,它会对被测物体进行两次有特定时间间隔的激光测距,根据移动距离和时间,计算出速度。所以啊,就算你对路况再熟悉,也千万别抱有侥幸心理。
如果说这些还能想办法避开,那么还有一种测速方法,是无论如何都躲避不了的,那就是区间测速。区间测速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在一段路上,设置两个摄像头,分别在车辆进入和驶出的地方拍照,根据车辆通过这段路所用的时间,就能判断出你是否超速了。所以啊,想要躲避区间测速,除非你能瞬间移动,否则还是老老实实开车吧。
总而言之,无论是什么测速方式,目的都是为了保障行车安全。咱们开车上路,重要的就是遵守交通规则,不超速,不闯红灯,安全文明驾驶,才是对自己和家人大的负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