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仍有人喊着“燃油车绝不服输”,可实际上没什么人理会。
毕竟,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突破50%,未来的走向已然清晰,电动汽车取代燃油车,不过是时间早晚的事。到了这个时候,再去吹嘘燃油车实在没什么意义。
人们唯一关心的是,电动汽车必然会取代燃油车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稀里糊涂的,实在让人心里不舒服。
对此,有行业内人士称,一个世纪之前,燃油车和电动汽车就有过一次较量——当年燃油车胜在何处,如今它就败在何处。
为何这么说呢?
其实,看看当时燃油车和电动汽车的状况,就能明白。
一个世纪前,燃油车与电动汽车的状况
用现在的想法去推测历史,好像燃油车从来就没输过。但在一个世纪前,实际情况根本不是这样。燃油车那时完全不被看好。
比如,1899年,美国总共生产了4192辆汽车,其中燃油车只占22%,数量少得可怜。
毕竟,当时正处于电力革命时期,电动汽车才是科技的前沿,档次高得没话说。单说实际使用体验,无论是行驶的静谧性与稳定性,还是速度带来的激情,电动汽车都是佼佼者。
所以,电动汽车受到最多人的喜爱,一点也不奇怪。就连汽车企业,也坚信电动汽车的发展方向,在之后的岁月里,电动汽车不断突破科技的限制。
例如,1899年,一辆名叫JamaisContente的电动汽车实现了人类出行史上首次100公里/小时的速度突破。
然而,在电动汽车旁边,燃油车就像明珠上的灰尘,总能让人想到油污、黑烟,还有震动和噪音——实在是麻烦!
举例来说,单是启动这一步,就需要喊上朋友来帮忙摇动摇把,挂挡换挡时,机械冲击特别大,手都震麻了,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和震动,人也感觉麻木,坐马车都没这么难受。
关键是受当时工业技术的限制,燃油车的质量很差,尤其是水冷散热系统故障频发,通常跑20-30公里,就得停下来调整和加水,半路出故障是常有的事。
就这种使用体验,想打败电动汽车,确实有点不切实际。但从结果来看,燃油车还真就做到了。
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燃油车是怎么逆转局势的呢?
一个世纪前,燃油车靠什么战胜电动汽车?
简单来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交通工具和出行方式虽然变了,但人们与汽车的关系并没有改变。所以,这里面并没有什么深奥的道理。
说白了,就是一个最基本的经济学问题——产品和价格。
首先,电动汽车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比如,在汽车发展初期,大家刚从马车换成汽车,一般不会有跨越半个地球的出行想法,用车场景也就是去乡下看看玛丽表姑或迈克尔大嫂之类的。
因此,当时燃油车和电动汽车的续航都在100公里左右,人们并不担心续航问题。
但到了20年代,越来越完善的道路网络,激发了人们长途出行的需求,电动汽车那点续航,很快就不够用了。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原因,就是燃油车价格很低
别管什么油污、噪音,使用体验多差,燃油车的价格实在太有吸引力了。
举个例子,当时福特T型车的价格已经降到440美元,尤其是油价才1.3美分。这价格实在让人难以抗拒!
相比之下,电动汽车的均价高达3000美元,电价更是达到20-40美分——这样的费用,只能说让人望而却步。
就这种价格差距,燃油车即便需要摇把启动、黑烟不断,也依然很受欢迎。
这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但这和“电动汽车会取代燃油车”有什么关系呢?
为什么电动汽车一定会取代燃油车?
说白了,如今的“油电之争”,本质没变,只是随着时代发展,很多因素发生了反转。
第一,变成燃油车无法满足未来的出行需求
这并非夸大其词!一项新技术的出现,往往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就像2024年买手机,不只是为了打电话一样。
也就是说,数字和信息技术,让电动汽车有了更多可能性,不仅提升了出行体验,还对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别觉得没什么感觉!要知道,2022年车联网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342亿元。
事实是,即便没察觉到,我们熟悉的一切都在悄悄改变——整个行业的玩法都变了,一切都是为电动汽车服务的。
这可能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再过几年,没有一辆电动汽车,或许真的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
第二,变成电动汽车在价格上具备优势
别看现在电动汽车价格还稍高一些,但从趋势来看,市场格局明年就会发生变化,开始反转。
就拿最近来说,小鹏正在预热的MONA,蔚来正在预热的乐道,都是在降低价格,为大规模普及做准备。
相比之下,燃油车不仅处于被动局面,还在走下坡路。比如维修问题。
别再说什么稳定了,其实谁都能看到,用了五八年的燃油车,零部件不松动、没有异响、油路不堵塞、不老化——这是不可能的。
随着“电动汽车发展、燃油车衰退”,汽修行业的淘汰和洗牌也在悄然进行。为了生存,成本只能转嫁给普通车主。
比如,有车主抱怨,换两个近光灯就要80元。随着时间推移,燃油车未来的维修保养成本,更让人担忧。
说白了,历史就像一个大圆圈。
在这个圆圈里循环往复,昨天的优势,变成了今天的劣势。
但归根结底,不管是燃油车获胜,还是电动汽车获胜,其实都是车主自己的选择。
所以,没必要争论哪个更好,最后胜出的,肯定是对大家最有利的那个——不是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