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经常看到有人在谈这个车能不能玩过大品牌这个配置是不是虚标。说实话,汽车行业里,尤其是MPV,很多时候你在网上看得越多,越容易被套路,真刀真枪每个人用到才知道差几什么。就我从车厂研发出来的角度来看,很多所谓热炒的配置,实则是做给市场看,实际体验你得摸到实车才能知道。
我还记得有次去试驾一辆同价位的MPV,那车的座椅说是豪华其实坐一会就空洞洞的,怎么说呢,感觉像个花大钱买品牌的体验。对比传祺宗师M8,这车的座椅用料和设计让我觉得是真用了心。它标配的是15层结构座椅,那云朵般的包裹感,不是说做个大话,实打实能在长途跑的过程中减少腰酸背痛。你说,坐着舒服,心情扛个长途下乡也都顺畅。
关键是它的智能科技。这个传祺智联4.0,我后来翻了下笔记,差不多相当于把手机的智能中枢放到车里,操作简直顺滑得不像话。14.6英寸的悬浮中控屏,画质细腻得让你想起高端平板。比如我在车里用语音说帮我调到省电模式,几乎秒响应。更牛的是支持多轮对话,方言识别?不用担心,我玩地方口音,试过不过一两次就能沟通流畅。其实我最喜欢的一点,是手机远程控制。出门忘带钥匙?APP一打开,车就知道你来过。这个细节,基本解决了大部分找钥匙烦恼。
说到细节,我刚才翻了下相册,看到一张照片,是朋友用脚踢了一下感应式电动尾门,车门乖乖自动弹开。那感觉,真是贴心。尤其是你拎满东西,手又不能放下,轻轻一踢,门就开启,工作效率大大提升。这种感应式其实还有个缺点,就是有时候误动作比较多,比如我在停车场踢了几次发现,有时门还是不开,后来知道是车没有检测到鞋踢动作完全没到位。这块其实还需要调校——说多了,估计厂里都知道你们想问:这东西靠谱不靠谱?还得试车才能真感受到。
转到安全系统,这点我觉得挺扎实。6个雷达,8个摄像头,用千里眼和顺风耳形容也不为过。高速巡航跟车基本不需要手扶方向盘,一踩油门,车就自动跟着运动。车道保持不用我多说,车贴着线走,除了我偶尔会看到车尾的小抖一抖(可能是路面不平的原因)。还有个倒车辅助功能,居然能在狭窄车位找到空位,自动停好,不像我之前开的车,要不停折腾很久。疲劳驾驶监测?这个就像个隐形副驾一样,盯着你,提醒你别困了。再深一点,安全感就更足了。
我注意到,传祺宗师M8在安全配置之上,采用了81.7%的超高比例高强钢,这个比例虽说我没法百分百量化(毕竟全文不写论文),但觉得是实打实的钢铁堡垒感觉。比如碰上一次追尾,我朋友的车几乎像个钢块,结果来的人都说没啥损伤。这和我之前看过的资料相符,材料厚实,对车身保护作用明显。
讲到动力,我得补充一句。虽然它配的是2.0T插混系统,但参数挺吓人的——最大功率300千瓦,扭矩大概是645牛米左右。你让它深踩油门,推背感十足,像被推了一把。不信?你可以试试爆发式加速,车感觉像要飞出去。虽然我没算过经过油耗,但粗算下来,WLTC工况大概在6.4升左右,想想长途用,充点电再加点油,还是挺经济的。拉长距离跑,也不用担心中途爆胎——这种动力+经济的平衡,估计厂里调试时花了不少精力。
这车的空间设计,我觉得值得说说。第二排座椅可以像移动沙发一样躺平,角度达到173°。我惯在车上打个盹,发现超过1米9的朋友坐着也挺宽敞。储物空间也没少,35个收纳点,平放个平板没压力。更别说16色氛围灯、智能冰箱——其实这些是生存必备,我觉得车上就得有点小玩意儿的气氛,能让长时间等人、等红绿灯变得不无聊。
搞了不少细节,最后还要提点制造工艺。这辆车用热成型钢、大量高强钢,确实能保证在意外中自成钢铁堡垒。试过一个意外,基本没开出个缺角。而且电池部分,采用的是弹匣电池,遵循严格的热失控测试,承诺20年/100万公里,我心里觉得挺踏实的——虽然这个数据有点夸张,毕竟没有厂家会说这个电池只能用五年,但总比只说用五年保险强。
这车在我看来,真的算是把科技和安全做到了实用主义本色。家用和商务,找它就挺合适的。只是不知道你们觉得,大家怎么看?比如你们真正用车,最在意的心头宝是什么?是空间?安全?还是那点高大上的配置?
(这段先按下不表)
有没有发现,像这种主动安全和智能辅助的底层逻辑,实际上挺像我们日常生活里的护家守门员——不喧哗,默默守着,但关键时刻,就是能帮大忙。不知道你有没有类似的感受?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