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破54%渗透率,燃油车价格战,老车型逆袭市场

2025年7月,新能源车在中国车市的渗透率终于踢破“天花板”,突破了54%。听起来像是燃油车的“送别仪式”,但现实总是比新闻标题顽强得多。数据显示,新能源乘用车销售101万辆,占据7月狭义乘用车185万总销量的一半以上,同比提升近10个百分点——这样的增长曲线,让许多新能源品牌老板夜不能寐、高呼“时代红利”。然而,在表面繁华之下,燃油车不仅没被“清零”,反倒上演了一波倔强的逆袭。

新能源车破54%渗透率,燃油车价格战,老车型逆袭市场-有驾

先看销量榜单。日系、德系之外,只有寥寥几员“战地黄花”勉强跻身燃油车前十:日产轩逸一周卖出6177辆,半年跑出13.63万辆的佳绩——网约车司机的最爱不是没有理由。终端优惠3万起,裸车价砍进8万元,油耗仅4.9L/100km,不必担心频繁充电,中途断网,凭借顽强的补能效率,轩逸牢牢把守“省油耐糙”的最后阵地。就像老一辈人说的,该省省、能用才是硬道理。

新能源车破54%渗透率,燃油车价格战,老车型逆袭市场-有驾
新能源车破54%渗透率,燃油车价格战,老车型逆袭市场-有驾
新能源车破54%渗透率,燃油车价格战,老车型逆袭市场-有驾

大众朗逸挺了下来,一周5387辆,全年燃油轿车销冠。神话背后,无非皮实、耐用——1.5L+6AT组合稳定得像老友记,二手保值率名列前茅。运动版外观、年轻人专属调色盘,谁说传统燃油车就不能吸引小镇青年?走痞帅路线,德国人也有一套。

新能源车破54%渗透率,燃油车价格战,老车型逆袭市场-有驾

丰田凯美瑞是B级独苗,周销4644辆。混动技术卡着油耗4.5L的红线往下干,TNGA架构加持安全感,混动版终端落地18万,划得来。没花头、够专业,一如既往的日本精工。

吉利星越L异军突起,周销4564辆。2.0T+8AT“全家安利”套餐,2845mm轴距大气,三联屏、L2智能驾驶甚至反超当红新能源,一群中国品牌粉在“油电大战”中死守阵地。德系速腾则以德式底盘+1.5T新发动机跻身A+级标杆,油耗5.3L,妥妥的理工男气质:不浮夸,重逻辑,藏拙。

新能源车破54%渗透率,燃油车价格战,老车型逆袭市场-有驾
新能源车破54%渗透率,燃油车价格战,老车型逆袭市场-有驾
新能源车破54%渗透率,燃油车价格战,老车型逆袭市场-有驾

榜单的后半场,德系大团结。吉利博越L最近一周卖出4276辆,比上周暴涨23%。13万元起,配备8155旗舰芯片——科技与价格的双重杀招。大众帕萨特继续靠4万元优惠捍卫商务本色,途观L优化五座空间抢占家庭刚需,迈腾则以数码座舱、德系调校守住燃油老用户的心。丰田卡罗拉锐放强调跨界造型、全系L2辅助,主打实用主义,无趣中的一丝灵气。

问题来了:新能源大战燃油车,为何后者没“死绝”?真相有三。

新能源车破54%渗透率,燃油车价格战,老车型逆袭市场-有驾

首先,价格锚点崩塌。轩逸、朗逸杀到8万元,同级新能源便宜3-5万。现实刚需用户“用脚投票”,谁说智能大屏就等于幸福?钱包有道,理性当道。其次,场景不可替代。网约车和长途用户,电车补能慢、稳定性堪忧,油车稳如老狗,无惧跌宕。最后是“保守底盘”。二线及以下城市45岁以上用户,燃油车份额还占60%以上。代际差异、资源分配、基础设施,现实是最坚硬的“减速带”。

不过,燃油车的生存空间也在收紧。7月库存周期只有25天,比上月少7天,说明厂家、经销商去库存加速,“留给燃油车的时间不多了”。今年上半年,年销量突破10万辆的燃油轿车只有4款,比去年还砍掉6款。活着的不易,活好的更难。

买不买油车?建议是:短线三年内换车,趁着巨额优惠果断上车。打算长期持有,就要警惕新能源技术进化带来的保值下滑风险,否则“大甩卖”后成为最后的接盘侠。毕竟谁都不想在时代的大浪潮中,成为“岿然不动”的化石。

新能源车破54%渗透率,燃油车价格战,老车型逆袭市场-有驾

说到底,油与电的对抗,是一场消费理念、基础设施、生活场景、年龄代际的多重博弈。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亮。大众的选择,最终会给出最冰冷的答案。或许燃油车会渐行渐远,但在下沉市场的某个清晨,还会有年轻司机坐进轩逸的驾驶座,发动车钥匙。直到最后一辆燃油车退役,真实世界里,“取而代之”永远没想象得那么轻巧。

问题留给各位读者——您认为燃油车会彻底消失吗?不如在评论区聊聊。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