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在俄罗斯栽了大跟头,却在巴西闷声发大财! 2025年上半年,长城海外销量最扎心的数据来了俄罗斯市场销量暴跌21.5%,这个曾经贡献长城一半海外销量的“现金牛”,突然就靠不住了。
而地球另一端的巴西,却默默给长城贡献了20%的销量增长,硬生生挤进了长城海外市场前三强。
更刺激的是,长城全年52万辆的海外目标,上半年只完成了19.8万辆,连四成都不到。
下半年得卖32.2万辆车才能达标,相当于每天一睁眼就得卖出1760台车,压力直接拉满。
现在,全行业都盯着长城在巴西的新工厂,看它能不能成为翻盘的关键筹码。
长城在俄罗斯的好日子算是到头了。
去年俄罗斯还是长城最铁的海外市场,足足卖了22.98万辆车,占长城海外总销量的一半。
可今年一开年就风云突变,上半年俄罗斯车市直接萎缩了27.6%,长城的主力车型哈弗销量应声下滑21.5%,只卖出6.4万辆。
问题就出在俄罗斯政府连续两次动刀子的报废税政策上。
去年10月报废税先涨了70%-85%,今年又再加码10%-20%,放话以后每年都要涨,到2030年可能要翻两倍。
这税一涨,直接让进口车的成本飙升,中国车企首当其冲。
2025年前五个月,中国对俄罗斯的汽车出口量暴跌58.9%,奇瑞、吉利这些大厂也都跟着遭殃,销量普遍下滑两三成。
俄罗斯这招说白了就是“逼宫”。
西方车企撤出后,俄罗斯本土品牌只占25%的市场份额,政府急眼了,只能靠高税收把进口车挤出去。
,他们还卡着技术认证不放,新能源车认证周期直接拉到半年以上,摆明了要逼中国车企去当地建厂、带技术落地。
长城其实早就在俄罗斯图拉建了全工艺工厂,年产能15万辆,算是中国车企里扎根最深的。
今年二季度市场份额还逆势回升到14%,比去年多了2个百分点。
可政策大棒砸下来,这点韧性根本扛不住,最后还是被拖了后腿。
就在俄罗斯市场一片惨淡时,巴西却给长城送来了惊喜大礼包。
2025年上半年,长城在巴西卖了约1.5万辆车,虽然绝对数不算高,同比增幅高达20%,直接把巴西送进了长城海外市场前三强。
这个成绩单背后是长城在巴西的疯狂布局。
2023年4月才正式进入巴西市场,当年就卖了1.13万辆,2024年翻倍冲到2.92万辆,年底就坐稳了长城海外第三大市场的位子。
短短两年时间,经销商网络从1家暴增到88家,覆盖了巴西主要城市。
真正的大招是巴西工厂。
8月15日,长城在巴西圣保罗州伊拉塞马波利斯的工厂就要正式揭幕了。
这厂子来头不小,原本是奔驰的工厂,2021年奔驰撤出巴西,长城2023年果断接手。
现在焊接和喷漆车间已经开动,530名工人忙得热火朝天。
工厂规划也很实在:初期产能3万辆/年,到2025年底要扩招到1000名员工,实行双班倒。
到2028年产能计划提到5万辆/年。
本地化策略哈弗H6汽油版和混动版、哈弗H9、长城炮皮卡都将在巴西工厂组装量产,明年还要投产乙醇混合动力车型。
长城巴西公司公共事务总监Ricardo Bastos直接摊牌:第一年国产化率低没关系,明年就要把本地采购比例干到35%。
达到这个门槛,就能免税出口到南方共同市场其他国家,这才是真正的战略卡位。
长城在巴西的野心不止于卖车。
他们砸了100亿雷亚尔(约128亿人民币),要在巴西打造研发生产一体的全产业链基地。
南美首个中国车企研发中心已经落地,专门针对巴西路况做调校,连车机系统都支持葡萄牙语。
巴西政府也乐见其成。
总统卢拉亲自会见长城高管,圣保罗州长更直言这是“产业升级的催化剂”。
毕竟巴西明年就要把进口车关税提到35%,长城这时候建厂,既躲了关税,又创造了就业,典型的双赢。
拉美市场的爆发,对长城来说简直是及时雨。
2025年长城定下的52万辆海外销量目标,上半年只完成了19.8万辆,达成率38%。
同比还下滑了1.69%,和去年海外销量大涨43.39%的势头形成了鲜明对比。
要完成全年目标,意味着下半年得卖出32.2万辆车。
这个数字有多夸张?
它比上半年多出12.4万辆,环比增幅高达163%,相当于每天一睁眼就得卖出1760台车。
压力不仅来自目标本身,更来自同行对比。
上半年中国车企出海排名大洗牌:奇瑞以54.8万辆稳居榜首;比亚迪狂飙130%,卖出了47.2万辆冲到第二;上汽、长安、吉利也都突破了20万辆。
而长城只排到第六名,连吉利都不如了。
新能源短板尤其扎眼。
魏建军曾豪言“新能源车在国外是降维打击”,可现实是:上半年长城新能源车只占总销量的23.5%,远低于国内同行。
比亚迪却靠着新能源拿下全球销冠,海外销量同比暴增130%。
面对困局,长城把宝押在了两个新战场:南美市场和右舵市场。
南美年销量700万辆,右舵市场更是超过1500万辆的超级大盘子。
长城计划让这两个市场贡献海外销量的20%,巴西工厂就是撬动南美的支点。
具体打法很清晰:皮卡打头阵。
上半年长城皮卡海外卖了3万辆,同比增长24.3%,在智利直接拿下皮卡销量冠军。
山海炮Hi4-T在澳大利亚征服“地狱坡”,还斩获“年度最佳新能源皮卡”大奖。
坦克越野车在东南亚也吃得开。
再加上巴西工厂量产的哈弗H6和哈弗H9,以及针对南美专属开发的乙醇混动车型,产品矩阵已经铺开。
现实问题摆在眼前:巴西工厂初期产能只有3万辆,今年能贡献的增量有限。
而俄罗斯市场短期内看不到回暖迹象,其他市场如中东、中亚虽然潜力大基数小。
成本压力。
在巴西建厂虽然躲开了高关税,现阶段60%的零部件还得靠进口,本地供应链还没成熟。
长城给自己定了个紧箍咒:明年要把本地采购率提到35%,才能解锁南共市出口资格。
俄罗斯的教训也让长城不敢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去年俄罗斯市场占海外销量50%的过度依赖,如今成了拖累全局的隐患。
巴西能否真正扛起大旗,还得看长城能不能把“生态出海”玩得转从生产到研发再到文化融合,一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
眼下,长城手里能打的牌都亮出来了:俄罗斯市场靠本地工厂死守份额,泰国工厂辐射东盟,巴西工厂强攻拉美。
三座海外工厂构成的生产网络,比单纯出口更能抗风险。
能否逆转乾坤,全看下半年这32.2万辆的硬指标。
毕竟在残酷的销量排行榜上,数字不会说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