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份榜单“打架”,小米SU7陷入质量争议漩涡
在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一份来自中国汽车质量网的榜单让小米SU7陷入了争议漩涡。这份2025年第一季度新能源车质量排行显示,小米SU7在29款车中以239分(分数越小质量越优)位列倒数第一,甚至低于奔驰EQE、宝马i5等车型,其评判基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涵盖投诉故障等5大指标。然而,车质网榜单却显示SU7故障率排名第二,仅次于五菱缤果PLUS,两份榜单数据打架,让消费者困惑不已。
中国汽车质量网:小米SU7权威榜单垫底,质量评分最低
根据中国汽车质量网的官方数据,小米SU7在29款新能源车中排名倒数第一,评分239分(分数越小质量越优),甚至低于奔驰EQE、宝马i5等车型。评判维度包括投诉故障、缺陷风险、安全性等5大指标,且数据源自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平台背景权威。
车质网:小米SU7故障率低,销量表现亮眼
另一份《2025年Q1热销新能源车质量排行》显示,小米SU7以万分之1.7的故障率排名第二(数值越小越好),仅次于五菱缤果PLUS。该榜单更侧重故障严重性,且样本量更大(车质网投诉量远超中国汽车质量网),引发消费者困惑:“到底该信谁?”
投诉数据合理性遭质疑,样本量影响榜单公信力
米粉质疑中国汽车质量网的投诉案例包含“误踩油门索赔”“提车延期纠纷”等与产品质量无关的条目,拉低评分。例如,某车主因超速导致悬架损坏的事故被归类为“质量缺陷”,但小米澄清该事件为外力损伤,非产品问题。而该网仅收集了6500条投诉数据,样本量较小,公信力存疑。
行业新旧势力博弈:传统车企与新势力车企观点交锋
传统车企高管公开强调“底盘调校需十年经验”,榜单前三的昊铂GT、岚图追光均来自传统车企,暗示新势力技术积累不足。零跑、小鹏等品牌则通过直播展示电池安全测试或强调OTA升级能力,认为智能汽车质量应包含软件迭代速度。
小米官方沉默应对争议,SU7销量与口碑现悖论
面对争议,小米未正式回应榜单,被指“低调避风头”。此前雷军缺席上海车展,内部曝出“日均工时11.5小时”争议,舆论压力加剧。尽管质量争议不断,SU7销量却持续走高,4月交付量超2.8万辆,Ultra版更以“价格屠夫”姿态冲击高端市场。车主实测续航扎实(零下10℃仍能跑400公里)、智能驾驶体验获好评,与榜单结论形成反差。
小米汽车未来展望:YU7能否扭转口碑,行业标准亟待统一
雷军已亲自实测YU7冬季续航(1310公里高速测试),主打智能驾驶与长续航,预售价25万起,剑指Model Y。若表现稳定,或能扭转口碑。分析师指出,新能源车质量评估缺乏统一标准,消费者需综合车主论坛、碰撞测试(如C-NCAP五星评级)等多维度信息,避免被单一榜单误导。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