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电车的头顶天花板在哪,这回,仰望U9给了个答案,直接把“顶”掀飞了——472.41km/h的极速,把全世界都惊了个一愣一愣的。
你看看这数字,472公里多每小时,就问你日常生活中有谁跑得过它?
高铁都得让一下,战斗机门口徘徊。
说实话,听到这个消息,我第一反应还以为是哪家外国超跑又玩什么“火箭”梗,结果一查,主角还真是咱自家品牌,比亚迪旗下那个天马行空的仰望。
更神奇的是,这台打破极限的仰望U9,压根没有藏着掖着,官方还大方放出车内第一视角视频,画面里车手把控方向盘,高速飚过赛道,那种气流呼啸的压迫感,隔着屏幕都能让人后背一紧,汗毛立起来。
有人形容这场景像“开了透视挂的过山车”,一点没夸张。
你以为很难吗?
其实一点水分都没有,这就是实打实今年8月刚在德国ATP测试场干出来的,还是在德国人眼皮底下创的世界纪录。
还记得去年嘛,仰望U9刚冒头就冲了把,拿下391.94km/h的中国电车极速王。
大家刚想说,这下全世界都得重新排排座,结果一转眼,这小家伙又蹦出来多加了八十来码,直接冲刺全球第一,连自己去年创的纪录都不带怕的。
真有种“上一秒世界冠军,下一秒自己给自己刷新”的内味儿。
其实细想也对,人最怕的,就是中国电动卷起来。
更科幻一点儿,这次开车的Marc Basseng,算是哪来的闲人吗?
拜托,是电车圈的标王!
刚去年,还是他在这块场地,用另一台Aspark SP600原型车,开出了438.7km/h的极限分贝。
谁想到,刚隔一年,他摇身一变,开别人的“竞品”仰望U9,把自己前一次的记录又轻松踩到了脚下。
堪称是“你追我赶全部自己演,自己打破自己牛”。
说到这里,你品品,比亚迪的董事长王传福亲自露脸录视频点赞,你以为是走过场?
根本不是。
这种级别的突破,按理说外媒得大书特书,但网友一看,好家伙,又是一位中国车企赢麻了——这感觉就像班里那个成绩本来还中等的同学,突然有天就开始连考满分,考到老师都来围观。
连工信部都赶紧跟进,8月才发文申报,申报的是仰望U9新增车型,机密武器之一居然是四台555kW的电机,网友:一台发动机打四台的节奏。
有车友打趣说,这性能,再不升级点飞行员执照,都对不起它的速度。
但笑归笑,这背后的门道真不是吹出来的。
你想啊,电车圈一直江湖风起云涌,特斯拉、保时捷、法拉利都不带客气的,一直疯狂push更新,号称要让地球卷飞,结果今年硬生生杀出个中国仰望,把世界纪录给抬走了。
网上有人开玩笑,“以前说世界第一是外国的8核,现在中国直接上4台555kW电动机,谁还跟你讲性价比”,这话调侃归调侃,可其中的得意,真不是掩饰得住。
可能有人要问了,这车能跑那么快,平时能用来做啥,真要买了能开吗?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种极限测速其实真就跟日常生活八字没一撇——你开着U9去买菜,估计刚出地下车库警察叔叔都请你进派出所喝茶去了。
但技术这个东西,哪怕不能直接“照搬”到市面量产,每一次极限突破其实都在积累经验,提升品牌含金量,更在全世界面前刷足了脸。
有点像奥运会百米冲刺,平时没人跑那么快,可一到赛场,谁快就是谁爹。
讲真,国内造车新势力卷新势力,海外豪华车卷豪华,怎么都没想到最后一脚“卷出了新高度”的居然又是比亚迪这种“老家伙”。
更何况,这四台电机组合,代表的不再是单纯速度数值,背后跑出来的是中国在新能源技术上的话语权。
别看现在仰望U9风头出尽,但卷的绝不是一时热闹。
早在去年,同台竞逐时,U9不只创极速纪录,还跑去纽北赛道整了个7分17秒900的圈速。
数值也许对路人来说“有点玄”,但老玩家都懂,纽堡格林北环,哪哪都是超跑圣地,能名正言顺进那榜单,绝对不是随便能水过去。
还有,最近汽车圈风头最劲儿的话题是啥?
“电动驱动4台555kW电机”,这你要搁十年前谁敢想——那时候大家还在琢磨油电混动怎么省油。
现在倒好,大家伙儿在问,电车什么能飞天。
可以理解为,仰望U9的这波操作,不只是刷了极限数据,更是把中国智造和世界领先画上了等号。
再说一句,这种测试,绝不是单纯让司机在赛道上“人生第一次开山路”,幕后付出的测试、工程团队,调校、数据反复打磨,人家王传福谢谢的,是一群真正不睡觉的幕后大佬。
据说仰望U9这次极速挑战视频,播放量直接喜提热搜,网友纷纷调侃:“是不是再飙下去要掉出地球了”,还有人拍大腿直呼“以后子弹火车靠它拉风了”。
其实话题很快就绕到了咱们最关心的那个点:车快归快,老百姓的家用电车也能分一杯羹吗?
这不是杞人忧天,处女座般的细节精神在中国车圈已经变成了行业新常态。
仰望U9瞬间爆表的背后,是比亚迪在动力电机、坚固电池、散热、空气动力学软件和高速安全等系统级大协同能力全面提速,然后再用最“狂”的职业车手一起试探天花板。
到了这个级别,品牌的溢出效应才会慢慢沉淀下来。
一句话,技术红利会沿着量产模型、零部件和工艺链路,一层层往下渗透,最后说不定有天就变成你家买菜车开起来更顺、充电用得更久。
真要细算,比亚迪和很多造车新势力有本质差别,它讲究“产品力是底线,创新是加分项”,咱中国人干事,从来不跟风,创新反而是“相反方向的力”。
还有一件事,不得不说,这次之所以能打破纪录,一个重要底牌在于工程师玩命堆料,国内出了一个“发动机甩手掌柜”,不怕跟世界PK。
别光看数据,这更像一场民族品牌的自信爆棚表演。
当然,全世界的目光都在这,但不能太自恋,未来谁扛得住新一轮迭代的压强,就是下一个技术王者。
谁能笑到最后,不一定是现在最风风火火的,但能始终把握未来方向的,往往都是那些不怕冷板凳、沉下心搞技术的硬核选手。
真相也无比简单——仰望U9世界纪录的背后,是技术积累、团队协作、资源调动力的全面“开挂”,只不过这回中国团队把“外挂”变成了标准配置。
这场胜利,是偶然,但更是必然。
网友评论区已经爆炸:“打开新世界大门,下次能不能飞起来”,但我倒想说,真正让人振奋的,是全世界都得再看中国车一眼。
你说仰望U9,是不是电车速度的“时代之子”?
好了,说来说去,你们觉得仰望U9这回刷新极限,对中国汽车下一步爆发,会带来多少意想不到的影响?
留言聊聊,别做“吃瓜群众”,技术革命路上谁都是见证者。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