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掀桌子了:电摩扭力干到公升级,续航却短成了笑话

本田最近干了件大事儿,整了个电动摩托,叫WN7。

这事儿单拎出来看,平平无奇,不就是全世界都在搞电动爹,你本田浓眉大眼的也叛变了革命嘛。

本田掀桌子了:电摩扭力干到公升级,续航却短成了笑话-有驾

但坏就坏在,本田给这车的性能指标,突出一个不讲道理。

马力,对标600cc燃油车;扭力,直接干到1000cc公升级别。

我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兴奋,而是觉得本田的工程师是不是最近看了什么不该看的修仙小说,走火入魔了。

这不叫造车,这叫渡劫。

我们都知道,电动车,尤其是电动摩托,跟燃油车压根就是两个物种。燃油车讲究的是一个循序渐进,是转速攀升带来的层层快感,是内燃机在缸体内上演的交响乐。它有前戏,有高潮,有回味,像一场完整的生命体验。

电动爹呢?它没有前戏。

它的逻辑是“不装了,摊牌了”,电门拧下去的一瞬间,峰值扭矩直接糊你脸上,像是被人从背后狠狠踹了一脚。这种感觉,1000cc的扭力是什么概念?它已经不是踹一脚了,是直接拿攻城锤把你从这栋楼怼到对面那栋楼的墙上,抠都抠不下来。

所以本田这个操作,在我看来,是一种典型的“心态爆了”。

眼瞅着隔壁的同行,尤其是我们国内这帮新势力,一个个都跟不要命一样,价格往下卷,配置往上堆,今天你发个800V,明天我就搞个全固态,后天指不定谁就宣布攻克了反重力。整个市场已经不是良性竞争了,是黑暗森林,是大家手拉手准备跳崖,就看谁先松手。

本田这种老牌巨头,以前还能端着,讲讲什么品牌底蕴,什么75年造车经验。现在发现这套不灵了。用户不吃你这套了。你跟他讲情怀,他跟你聊快充。你跟他谈历史,他问你屏幕多大。

于是本田悟了,开窍了。

既然你们这帮小年轻不讲武德,那我也掀桌子了。你们不是喜欢简单粗暴的数据吗?行,我给你,加大加大再加大。你们不是要瞬间的推背感吗?我直接给你焊个火箭助推器在屁股后面。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本田掀桌子了:电摩扭力干到公升级,续航却短成了笑话-有驾

如果说之前的电动摩托是在尝试模拟燃油车的驾驶乐趣,那本田WN7就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告诉所有食客,以后别吃饭了,直接注射营养液吧,上头,劲儿大。

当然,魔幻的地方还不止于此。

续航,官方说超过130公里。

这是一个非常艺术的数字。讲真,我一直觉得摩托车的续航,就跟男人的发际线一样,都是官方数据不可信,实际体验全靠命。130公里,这是在实验室里,一个体重45公斤的模特,在25度的恒温天气下,以时速30公里匀速跑出来的数字吗?

本田掀桌子了:电摩扭力干到公升级,续航却短成了笑话-有驾

我作为一个曾经也短暂拥有过电动车的“前夫”,对这个数字充满了犬儒主义的怀疑。实际开起来,冬天打个七折,上个坡打个八折,稍微拧得激情一点,再打个对折。最后算下来,这玩意儿就是个半径50公里的通勤神器,买个菜,遛个弯,去隔壁街区喝个咖啡。

本田掀桌子了:电摩扭力干到公升级,续航却短成了笑话-有驾

想靠它去跑山?去远行?你怕不是疯了。那不是骑行,那是对沿途充电桩网络的极限压力测试。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你他妈得先找到一个能用的充电桩!

所以这就构成了一个荒诞的闭环。

本田给了你一个堪比“雷电法王杨永信”的狂暴动力,这套动力天生就是为了让你在山路里撕咬每一个弯道,在直线上挑战地心引力。但它又只给了你一个“压缩毛巾”一样的续航,逼着你必须像个老大爷一样,小心翼翼地控制右手,眼神不停地瞟着电量表,内心盘算着哪家中石化有充电桩。

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道诡异仙”的精神。给你一身天下无敌的武功,但告诉你每用一次就会折寿十年。就问你怕不怕?

这还没完,本田还特意强调了这车用了Pro-Arm单摇臂。这是本田运动机车的图腾,是信仰的标志。这就更有意思了。

本田掀桌子了:电摩扭力干到公升级,续航却短成了笑话-有驾

这就好比一个修仙门派,祖师爷靠的是一套绝世剑法名震江湖,结果到了新一代掌门这里,说我们不练剑了,我们改用加特林了,突突突冒蓝火那种。但是为了证明我们还是那个名门正派,我们给加特林装了一个用千年玄铁打造的剑柄。

那个单摇臂,就是这个剑柄。它在疯狂地向老用户呐喊:看看我,我还是那个本田,我没有完全疯。

写到这我都有点佩服本田的营销了,一个电动摩托,硬是被我解读出了玄幻小说的味道。

那么问题来了,这台本田WN7,这台精神状态非常值得关心的“电动街头霸王”,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本田掀桌子了:电摩扭力干到公升级,续航却短成了笑话-有驾

它不是一台简单的交通工具。它是一个宣言。

是本田这个曾经的王者,在被新时代打得鼻青脸肿之后,一次歇斯底里的反扑。它放弃了过去的优雅和体面,用一种近乎自爆的方式,告诉所有人:我还能打。

这辆车的目标用户,也不是那些追求性价比、计算续航里程的理性消费者。

它的目标用户,是那些早就被本田品牌深度绑定的“信徒”。对于这些人来说,本田出什么,他们就觉得什么好。本田说电的好,那油的就是落后的。本田说扭力大就是爽,那发动机的轰鸣就是噪音。他们买的不是车,是维护自己信仰的“圣物”。

所以,去分析这台车的参数、续航、性价比,其实意义不大。会买它的人,就是因为它叫本田。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最终,WN7的成败,不在于它的电池有多大,扭力有多强,而在于本田的品牌玄学,还能不能罩住这帮新时代的年轻人。

至于我?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看着这个狂暴的参数,只会默默点上一根烟,然后去给我的老CB加满油。

毕竟,那种随时可能把你甩下车的狂暴,和那种随时可能把你扔在路上的焦虑,我选一个就够了。而成年人,只想要安稳。

但能赢,就是能赢。本田这次,是真的不装了。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