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比亚迪遭雷击,硬扛三道天雷,电池电机完好

最近,一段广西北海服务区里汽车被雷电击中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视频画面里,电闪雷鸣,一道耀眼的闪电不偏不倚地劈在了一辆正在充电的比亚迪宋PLUS EV上,并且是接连三次,场面相当震撼。

看到这样的情景,大家心里都捏了一把汗,最关心的无非是两个问题:车里的人怎么样了?

北海比亚迪遭雷击,硬扛三道天雷,电池电机完好-有驾

这车还能不能要了?

然而,后续传来的消息却让所有人感到意外和庆幸。

车主是一名女士,事发时她和乘客都在车内,由于车门紧闭,两人都安然无恙。

车辆在经过4S店的详细检查后,确认电池、电机、电控这三大核心部件完好无损,仅仅是车顶留下了三个被雷电烧灼出的小坑。

可以说,这是一次有惊无险的经历。

这件事很快就在网上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北海比亚迪遭雷击,硬扛三道天雷,电池电机完好-有驾

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了中学物理课本上学过的“法拉第笼”原理,认为汽车是个金属壳子,能导电,所以里面的人安全是理所当然的。

但也有不少人提出疑问,既然是这样,为什么我们时常还能在新闻里看到汽车被雷击后起火损毁,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的案例呢?

难道这辆比亚迪车有什么特别之处,还是仅仅是运气好?

这些问题问得很好,因为汽车防雷这件事,远比一个简单的“铁笼子”要复杂,尤其是对于一辆浑身都是精密电子设备的新能源汽车来说,更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我们先从大家最熟悉的“法拉第笼”说起。

这个原理解释起来很简单,就是一个由金属构成的封闭空间,当外部有强大电流通过时,比如雷电,电流会沿着金属外壳的表面流动,而不会进入到内部空间。

我们的汽车,只要是全金属封闭车身的,就天然具备了这样一个“笼子”的特性。

北海比亚迪遭雷击,硬扛三道天雷,电池电机完好-有驾

当雷电击中车顶,高达数亿伏特的电压和数万安培的电流会瞬间顺着车身的金属骨架和蒙皮流向地面。

在这个过程中,轮胎的橡胶虽然是绝缘体,但在如此高的电压下会被瞬间击穿,形成一个导电通道,将电流安全地导入大地。

所以,理论上,只要待在车里,关好门窗,人就是安全的。

但是,理论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

首先,不是所有的车都能构成一个完美的“笼子”。

比如软顶的敞篷车,车顶是帆布的,就等于给这个金属笼子开了一个天窗,防护效果大打折扣。

还有一些使用非金属材料车身的特殊车辆,也不具备这种保护能力。

北海比亚迪遭雷击,硬扛三道天雷,电池电机完好-有驾

其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车内人员的行为。

即便在一个坚固的金属笼子里,如果你在雷击发生时去触摸车门内侧的金属把手、车窗的金属边框或者其他与车身直接相连的金属部件,就相当于主动把自己接进了电流的回路里,这就非常危险了。

这次事件中的女车主,在遭遇雷击后保持了冷静,没有惊慌失措地立即开门下车,这个正确的处置方式,是确保人身安全的关键一环。

说完了普遍的物理原理,我们再来深入看看这辆新能源汽车本身。

对于电动车来说,防雷击的挑战要比燃油车大得多。

雷电除了有强大的电流,还会伴生一种看不见的“杀手”——强电磁脉冲。

北海比亚迪遭雷击,硬扛三道天雷,电池电机完好-有驾

这就像一个无形的能量冲击波,能够瞬间摧毁精密的电子元器件。

燃油车的电子设备相对较少,可能只是导航、收音机失灵。

但电动车的核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电”系统,包括电池、电机和电控,都是高度依赖电子芯片和复杂电路的。

一旦这些部件被电磁脉冲击穿,轻则车辆当场趴窝,重则可能引发电池热失控,导致起火燃烧,后果不堪设想。

那么,这辆比亚迪宋PLUS EV是如何抵御住这种双重打击的呢?

这背后其实是一整套系统性的安全设计在起作用,并非偶然。

根据了解,比亚迪在整车研发的最初阶段,就把防雷和抗电磁干扰作为一项重要的安全指标来设计。

北海比亚迪遭雷击,硬扛三道天雷,电池电机完好-有驾

首先,在物理结构上,它采用了高强度钢打造的车身骨架,配合金属覆盖件,形成了一个导电性能良好且结构完整的“金属笼”,这是第一层坚固的物理防护。

更核心的技术,则是在看不见的电磁防护和高压电安全管理上。

比亚迪一直强调其自研的“三电”技术,这种自主研发的好处在于,可以从底层就将各种安全策略深度整合。

车辆的高压系统和电池包本身就设计有多重绝缘保护和电磁屏蔽措施,就像给核心部件又穿上了一层“金钟罩”。

最关键的是,车辆的电控系统里集成了一套非常智能和灵敏的监测与保护机制。

这套系统能实时监测车辆的电磁环境,一旦检测到像雷击这样极端强大的电磁异常信号,它会在千分之一秒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自动切断高压回路。

这个动作,就好比我们家里的空气开关在检测到漏电或短路时瞬间跳闸一样,它能立刻将电池这个巨大的能量源与车辆其他部分隔离开来,从而阻止巨大的浪涌电流冲进电池包和电控系统,从根源上杜绝了最危险的起火风险。

北海比亚迪遭雷击,硬扛三道天雷,电池电机完好-有驾

所以,这辆车能在三道天雷下安然无恙,车顶留下的小坑,恰恰是这套精密安全系统成功运行的印记。

强大的电流被车身引导,致命的电磁脉冲被屏蔽和隔离,智能的电控系统在关键时刻果断“断电自保”,这一系列组合拳下来,才保住了车辆和人员的安全。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如今中国的头部新能源车企,在安全领域的思考已经非常深入,不只是在应对常见的碰撞事故,也在为各种极端天气和罕见状况做好了技术储备。

当然,这次事件也给我们所有车主提了个醒。

虽然现代汽车的安全技术越来越先进,但在雷雨高发的天气里,我们依然不能掉以轻心。

开车时尽量避开空旷地带,不要停在大树下、电线杆或广告牌旁,以防被侧击的雷电或倒下的物体砸伤车辆。

在车内,要保持冷静,不要触摸金属部件。

生命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再好的技术和质保,都比不上我们自身的安全意识。

这次雷击事件,既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制造在硬核技术上的进步和底气,也再次提醒我们,敬畏自然、科学避险,才是最可靠的安全保障。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