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佛罗里达州法院一纸判决,将特斯拉推上风口浪尖。
当地时间8月1日,迈阿密联邦法院陪审团作出重磅裁定:特斯拉需为其自动辅助驾驶系统(Autopilot)的缺陷承担重大责任,向一起致命车祸的受害者家属赔偿总计约2.4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3亿元)。
消息一出,特斯拉股价应声下跌1.83%。
七秒夺命:自动驾驶下的致命疏忽
这起改写法律边界的案件源于2019年4月25日的血色黄昏。一名特斯拉Model S车主以近100公里时速疾驰而过,却在穿越十字路口时酿成惨剧——车辆猛烈撞击路边停放的另一辆汽车,导致车内一名女性当场殒命,其男友重伤致残。
法庭披露的惊心细节显示,车祸发生前7秒钟,司机竟俯身捡拾掉落的手机!更令人震惊的是,车辆在过程中连续闯过红灯、无视停车标识,而号称“守护安全”的Autopilot系统全程未发出任何警告或干预。
责任切割:特斯拉担三成,天价罚单创纪录
经过激烈辩论,陪审团作出精密的责权划分:
肇事司机担主责(67%):但因未被列为被告,无需支付赔偿
特斯拉担次责(33%):却需承担巨额赔付
判决书显示,特斯拉需支付4250万美元补偿性赔偿,并全额承担陪审团裁定的2亿美元惩罚性赔偿——后者专为惩戒企业“严重过失”而设。三项叠加,总赔偿额高达3.29亿美元,特斯拉实际支付部分折合人民币超17亿元。
特斯拉强硬反击:将上诉到底
面对天价罚单,特斯拉法务团队立即反击。“判决根本性错误!”公司声明强调,“事故完全因司机危险驾驶导致,他当时双手脱离方向盘且无视路况。”特斯拉已明确表示将提起上诉。
此案再度点燃全球对自动驾驶安全性的质疑。尽管特斯拉坚称Autopilot仅为“辅助系统”,要求驾驶员全程监控,但事故中系统对明显违规的“零反应”,暴露出技术监测逻辑的致命缺陷。近年来,全球至少十余起特斯拉致死事故被指与Autopilot相关。
生死边界:技术神话亟待法律重铸
当17亿赔偿金砸向特斯拉,这已不仅是一起车祸的代价,更是为自动驾驶时代敲响的警钟。从方向盘后捡手机的7秒,到系统沉默的7秒,两个“失灵”叠加酿成永难挽回的悲剧。特斯拉的愤怒上诉与技术辩护,终究难掩Autopilot在极端场景中的监测失效。此案终审结果,或将重塑全球智能汽车的责任边界——在机器与人类的控制权争夺中,司法天平开始向生命权倾斜。当每一次技术飞跃都可能伴随血泪代价,这场车轮上的革命,亟需法律为狂奔的创新套上缰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