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和你说,零跑要卖30万的SUV,你是什么感受?是不是像听到曾经的"平价神车"要一夜之间变高富帅,平平无奇的邻家男孩突然自称上市公司CEO。你问他凭啥?他会认真地给你列一大堆理由,什么“旗舰首发”、“高端定位”、“激光雷达”、 “大三排”、“高通骁龙芯片”,跟你说要卷出新高度,然后拍着胸脯保证:绝不是外界说的“半价理想”,而是真正的高端。
但问题来了,零跑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对了,就是价格!没有人会说买零跑是因为梦想、品味、信仰。大多数人的理由简单直接——便宜、实用、够用。要的是“平替”,能花20万办30万的事,这才香。零跑靠着“半价理想”的标签和路线杀进市场,确实手握了大批忠实用户,销量蹭蹭往上涨,坊间传言零跑就是那些想要理想但钱包没有理想的消费者的选择。
于是,网上的声音就应运而生:“零跑就是便宜理想,贵了它就不香了。”“30万买零跑,我脑袋进水了吗?买理想小米特斯拉不更好吗?”“品牌撑不起来高价,何苦冒险?”
但零跑不甘心一直做“小家电”,总想着有一天也能成为顶流。于是喊出了要冲击高端、转型进阶的目标。这种想法,理论上无可厚非,毕竟再厚的口袋也经不起薄利多销。想实现品牌溢价、形象升级,那就得进军高端市场。
可,低走高难道就一定能高升?商业世界不是爬金字塔,底层打拼多年,一朝爬上顶层。往往是高端先行,蔓延下沉属性更易建立人设和光环。看看汽车圈,多数豪华品牌是“降维打击”,把高高在上的品牌做成了亲民线。而“往上爬”的例子,真不算多:今天说要做中国的特斯拉,明天喊着自己是东方宝马,最后都可能成了“隔壁老王”。
所以零跑的难处是什么?两个字:认知。10—20万时,可以说性价比爆棚,让人甘心买单。可定价30万,隔壁BBA、理想、小米、问界还愁没有理由吗?这个价位,用户要的不是只有配置表,而是面子、自我认同乃至一种“精神铠甲”。你零跑能给吗?
更别说,还要横着卷一圈。吉利银河、长安深蓝、领克、理想、问界,哪个不是磨刀霍霍?零跑要在这个价格段出头,除了靠配置“炸营”,还得靠品牌力、服务体验和口碑积累。而这些,不是堆一堆技术参数就能补上的短板。
至于那个“时代红利”,高端化的春天,是现在吗?2023年车市卷成麻花,动不动就是裁员减配,谁家还敢随意加价?主攻性价比的车企突然宣布“我就是高端”,你以为这是脱胎换骨吗?结果极可能是两头失守:原来的粉丝觉得背叛,高端的用户根本不待见。
当然,有人会说,你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而且,造车本来就是场豪赌,哪有一成不变的道理。可能零跑憋大招,真干成了,下次我打脸认也无妨。不过,理性分析还是更重要。高端市场,拼的是综合实力。零跑要成功,不能只把“高端”当口号,更不能以为靠新配置“堆料”就足够,要塑造新的用户认知,找到让人“心甘情愿多花十万”的理由。
写到这,问题就变成了经典哲学命题:“我为什么要花30万买零跑,不买BBA、理想、小米?”换句话说,零跑要回答的,从来不是一个功能是否强大的问题,而是“我与别人的不同”。最终高端的门槛,不只是参数与价格,更是精神、身份、价值的叠加。
综上,零跑D系列能不能卖30万,还真未必取决于配置是不是拉满,而取决于你能不能讲出一个让30万用户相信的故事。否则,下场很可能只有一句话:理想、问界们在笑,用户的钱包在跑,零跑还得接着“卷性价比”。
所以,你说零跑能冲高端成功吗?我希望它能,但真不敢随便押宝。如果你有答案,记得留言区分享,让我们一起见证这一场“平替逆袭大戏”究竟会不会圆满落幕。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