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L3自动驾驶,真香还是“割韭菜”?
鸿蒙智行高配车主们,你们的煎熬,我懂!
“我”的经验是:别急着上车, L3的水,深着呢!
2025年,华为ADS 4.0高速L3方案的消息一出来,朋友圈里那叫一个热闹。
问界M9、尊界S800这些旗舰,配置拉满,看着就让人心痒痒,仿佛下一秒就能“解放双手”,姿态优雅地坐享“脱手驾驶”。
然而,冷静下来想想,这“坐享其成”的路,真有那么好走吗?
笔者最近和不少车友聊过,大家普遍反映,这L3的坑,一个接一个,让人防不胜防。
场景一:价格表上的“障眼法”——Ultra、Max、SE,你真的分得清?
“买车不就是看配置嘛?
高配肯定牛!”
这话听着没错,可到了鸿蒙智行这儿,就没那么简单了。
你以为价格表上的“Ultra”就是L3的“万能钥匙”?
那可就错了!
笔者仔细研究了下,这Ultra版,确实是堆料十足,激光雷达、高清摄像头,官方也明晃晃写着“高速L3支持”、“泊车代驾”等一系列听着就高端的功能。
可问题是,这配置,得搭在问界M9(起步46.98万)、享界S9T(32.98万)、尊界S800(70.8万)这些“价格不菲”的大家伙身上。
难道我的钱包不配L3?
笔者看到不少车友的疑问。
Max版,虽然也能玩转城区领航和泊车,但L3?
它就像个局外人,基本没它什么事。
而更入门的SE版,比如尚界H5 Pro、深蓝L07,那只能算是“基础款”,最基础的自适应巡航、NCA高速领航,离L3那还隔着十万八千里。
所以,别被那华丽的配置单迷惑了,每款车的“基因”和“定位”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案例引入:芯片算力的“隐形门槛”
大家知道吗?
L3自动驾驶对算力要求极高。
业内人士透露,城区L3的标准,起码得400TOPS。
可现在市面上大部分鸿蒙智行,用的还是那颗200TOPS的610芯片,只能勉强支撑现有功能。
想真正跑L3?
笔者估计,你得做好心理准备,后期可能还得掏钱升级到810芯片,算力这才能勉强达到500TOPS以上。
这就像你买了个新手机,发现性能跑不动大型游戏,只能干着急。
“我”的经验是:硬件,是L3的“硬骨头”。
论证:制动冗余,究竟是“双保险”还是“纸上谈兵”?
芯片只是其一,L3系统对车辆的制动安全要求更是严苛,那是要“双保险”的。
油车那套ESP+ibooster的组合,电动车可得有两套完全独立的制动系统才算达标。
可笔者翻遍了问界M9、享界S9T的说明书,关于制动冗余的描述,含糊不清,甚至可以说是“查无此物”。
有懂车的哥们儿跟我分析,后驱车型想实现双电机制动,那简直是“玄学”,只有四驱车型才勉强沾点边。
这么说来,那些高配车型上的L3功能,会不会只是个“摆设”,是“纸面支持”,真到了关键时刻,还是得靠车主自己“稳住”?
这细思极恐啊!
场景化问题:政策迷雾,L3何时能“落地开花”?
“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用上L3啊?”
这恐怕是每个期待L3的车主最想问的问题。
别看华为自己喊着L3商用解决方案到位,工信部也搞了智能网联汽车试点,长安、比亚迪、蔚来都榜上有名。
可L3的国标,现在还在“意见征求稿”阶段,啥时候能正式出台,谁也说不准。
这感觉,就像我当年等一个重要文件的批复,等得头发都白了。
“我们”的无奈:技术超前,法规滞后,成了“等等党”的“常客”。
更让人郁闷的是,即便你的车配置再高,真到了能开L3的那天,可能也只能在重庆、深圳这些限定的测试路段“过过瘾”。
万一,国家标准出台了新的要求,比如更严格的安全监控,那现在的车型,搞不好还得返厂进行二次改造。
消费者这下可傻眼了,一波三折,等来的不一定是惊喜,说不定还是心塞。
核心价值总结:实用主义者的“高速经”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
如果你平时主要在高速上跑,那么购买Ultra版,笔者认为是有道理的。
高速NCA和泊车领航功能,确实能省下不少精力和时间。
而且,一旦L3的法规落地,直接通过OTA升级就能解锁。
“笔者”的建议:观望,是为了更好的出发。
对于那些真正期待城区合规L3的车主,笔者建议,不妨再等等。
等到明年政策明朗,各家车企肯定会推出硬件标配的车型,810芯片、双套制动系统,这些都会成为标配。
起码,新车上市后,你不用担心“刚买就退烧”的尴尬。
视角转换:技术硬核,“程序”仍需耐心。
别光盯着那些试点名单,蔚来、极狐S6、问界M9这些技术储备深厚的车型,才是真正的“硬核玩家”。
只是,程序性的审批,还需要大家多一份耐心。
情感高潮:期待与现实的拉扯,谁能不纠结?
总而言之,市面上的鸿蒙智行车型,理论上的L3潜力是巨大的,可现实,却充满了不确定性。
不少车主在“立刻提车,享受现有功能”和“再等等,搏一个L3未来”之间摇摆不定。
这颗心,就像坐过山车,起起伏伏。
“您”的抉择:算清楚这笔账,才能不被“割韭菜”。
你是更看重高速上的舒心驾驶,还是期盼着城市里慢悠悠的自动出行?
这笔账,真得一笔一笔算清楚。
结合你对芯片算力和制动安全措施的考量,才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毕竟,技术潮流瞬息万变,你以为抢到了“头等舱”,转眼可能就成了“等等党”。
这人生啊,谁还不是个在路上摸爬滚打的老司机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