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本田宣布 Super Cub 50 停产的消息,像块石头扔进了车友圈的池塘。不是因为卖不动,而是日本新环保法规卡得太严 —— 就像小时候妈妈突然说 "你最爱的辣条以后不能吃了",不是味道变了,是规则不允许了。
这款车到底有多牛?全球卖了 1 亿多台,要是把这些车首尾相连,绕地球赤道能排 25 圈。从 1958 年诞生到现在,半个多世纪过去,它早就不是简单的代步工具。小区门口杂货店的王阿姨靠它进货,隔壁老陈年轻时骑着它追过初恋,就连周杰伦 mv 里都有它的身影。停产消息一出,好多人翻出压箱底的老照片,评论区里全是 "我的青春啊"。
说起来,这台车的诞生还有段趣闻。当年本田宗一郎和藤泽武夫去欧洲考察,看到当地人骑车总弄得一身油污,回来就拍板:要造一台干净、好骑、连女生都能轻松驾驭的车。
于是就有了四个核心理念:发动机声音要小,不能像拖拉机;女生穿裙子骑也方便,不能蹭脏裤脚;不用费劲踩离合器,跟骑自行车一样简单;样子还要时髦,不能土里土气。
初代 C100 就很超前,用了聚乙烯护腿板,雨天骑车裤腿不沾泥;手把是冲压成型的,握起来特别舒服。到 1966 年的 C50 更是大升级,发动机换成 OHC 的,功率提到 4.8 马力,转速能飙到一万转 —— 在当时,这性能跟现在的电动车提速一样让人惊喜。
现在出的 Final Edition,乍一看跟老款 C50 像双胞胎,但仔细瞧全是小心思。
最明显的是那个 Bonny Blue 蓝色涂装,从 C50 到现在一点没变,阳光下看像洗过的天空。后货架和链条盖也跟着车身同色,老车友一看就知道:这是在致敬经典呢。
车标变化挺有意思,C50 用的是铝制铭牌,摸起来有点磨砂感;Final Edition 改成镀铬的,还加了 "FINAL EDITION" 字样,像给毕业照加了行纪念日期。座垫也有讲究,老款是双色滚边,像沙发套了个精致外套;新款简化了缝线,但坐上去更软和,大概是照顾现在人久坐的需求。
发动机还是 OHC 的底子,但 Final Edition 加了电喷系统,功率从 4.8 马力降到 3.7 马力,转速也低了不少。有人觉得是退步,其实就像从菜市场小贩变成健身房教练 —— 以前追求力气大,现在讲究效率高。
启动方式最明显,C50 得使劲踩,冬天能踩得人冒冷汗;新款既能脚踩又能电启动,早上出门按一下就走,跟开汽车似的方便。
前悬挂也改了,老款是底部连杆式,过减速带跟坐船似的晃;2012 年后换成伸缩式前叉,颠得没厉害。手把设计也变了,C50 是分离式开关盒,跟老式收音机按钮似的;新款弄成一体式,还加了平衡端子,骑快了不震手。
不过有个小遗憾,以前能单手骑车的设计没了,因为法规要求必须装方向灯开关 —— 安全是安全了,但少了点老骑手耍帅的乐趣。
日本 2025 年新环保标准一出来,50cc 的车基本没法活了,就像突然要求所有小吃摊都得有五星级厨房的设备,根本不现实。政策也给了条活路,把 "新基准原付" 驾照的范围扩到 110cc,功率不超 4 千瓦就行,等于告诉厂家:换个大点的发动机卖。
市场也撑不住了,日本每年 50cc 的销量才 13 万台,但路上还跑着 500 万台老车。就像老式手机,用的人不少,但买新的越来越少,厂家总不能一直赔本赚吆喝。
有意思的是,Final Edition 宣布限量 2000 台,结果订单来了 1.1 万,本田只好全接了。这情形,跟当年周杰伦演唱会门票秒光差不多。
收藏圈更疯,带昭和风设计的钥匙能炒到原价两倍,之前出的 Hello Kitty 联名款,50cc 的要 33 万日元,比普通版贵一半还多 —— 看来情怀这东西,到啥时候都值钱。
本田把重心放到 110cc 车型上,就像把小号衣服换成中号,版型没变,只是更合身了。今年大阪展上的 Super Cub 110 Lite 概念车,取消了经典的白三角贴纸,换了铸造轮毂,还加了 ABS 碟刹,一看就是为新规量身定做的。
有些东西是刻在骨子里的。比如那个不用离合器的变速系统,65 年了一直没变,就像老北京炸酱面,酱的配方代代传。低骨架设计也保留着,不管是 1 米 5 的女生还是 1 米 8 的壮汉,骑上去都不费劲。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4.3 升的油箱,96 公斤的车重,加一次油能跑 200 多公里,比好多电动车还省心。这种实用性,才是它能火这么久的真正原因。
路上看到 Super Cub 的机会可能会变少,但那种 "骑上就能走,坏了随便修" 的精神,估计还会传下去。毕竟对大多数人来说,交通工具不就是图个靠谱、方便、看着顺眼吗?
你家里有没有过这样一辆小摩托?来评论区聊聊它陪你走过的路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