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啊,日本车在国际舞台上可算是风光无限,威风十足!
丰田、日产这些品牌火得不行,走遍天下都有人买,汽车产业就成了日本经济的支柱,支撑着日本人那高标准的生活水平。
不过如今局势一变,日本汽车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难关,而中国汽车则以惊人的速度开始追赶甚至迎头赶上。
回想当年,全球家电、手机、通讯、电脑和汽车这五大产业里,日本公司曾是风云人物。不过,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在其他行业逐渐失去优势,但汽车产业却一直坚持,成了最后的“硬挺”。
全球汽车行业规模达到1万亿美元,这个数字跟手机、电脑、通信设备这三大市场加在一起差不多,也就是说,日本的汽车公司在其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丰田、本田、日产等一众企业,总资产达到7000亿美元,在全球汽车界可谓是领头羊,它们的零部件产业规模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数一数二的。
在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里,日本有35家企业挤身前列,远远高过美国的30家和德国的18家。
每年,日本的汽车行业创造了多达542万个工作岗位,到了2021年,人均GDP达到了3.93万美元,汽车行业的贡献可是大大的,带给很多普通人高收入的工作。
在日本,最低工资水平的汽车工人一年下来也能拿到十几万日元的收入。
汽车厂里的普通岗位中,最高的一个年薪能到688万日元,大概相当于34万人民币。在日元还没贬值之前,这些岗位的年收入大概在25万到45万人民币之间。
可以说,汽车产业就像是日本经济的命脉,可是随着时代的潮流汹涌而至,全球汽车界掀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动化和智能化成为了新的成长引擎。
在这股潮流冲击下,日本的汽车产业逐渐跟不上节奏,陷入了各种困境之中。
日本的汽车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比越来越被压缩,就算在曾经优势明显的中国市场,2024年日本车企的份额也从2019年的23%跌到了12%,这颓势是真的明显。
东南亚地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崭露头角,份额从5%飙升到18%,绿牌电动车的数量已经超越了蓝牌本田,导致日本车企的市场空间被大大挤压。
2024年6月,丰田、本田、日产同步宣布在日本本土减产,总共裁减了30万辆的产能,原因嘛,就是经销商那边的库存里堆满了卖不出去的燃油车,销量数据也能震撼地反映出这个情况。
日本车子遇到的难题,很大部分是因为技术转型跟不上步伐。长期以来,日本在传统的燃油车技术上投入很深,比如变速箱、发动机、喷油嘴啥的技术确实很牛逼。
不过到了电动车的时代,重点变成了电池、电机和电控,赛道就被彻底改写了。在电池方面,宁德时代单凭出货量就能比得上日本十家车企的总和,日本的车企在电池技术上明显处于劣势。
虽然日本政府早在2015年就提出了智能驾驶的规划,丰田等汽车厂商早在2000年代初就已经着手这方面的技术研发,但在智能化和自动驾驶这个领域,整体的发展势头依然不如某些国家那么迅猛。
由于缺少市场的带动以及技术革新不足,整个进度显得很慢,反而被特斯拉,以及中国的百度、腾讯这些科技巨头甩得远远的。
日本汽车产业内部的结构问题也不能忽视,那种企业联合体的特殊组织模式,财团横跨多个行业的上下游,紧密绑定在一起,垄断了金融资源,结果就是市场缺少了创新的动力。
汽车行业内部过度依赖传统业务,对新兴的新能源车领域投入不够,等到行业变革到来时,转型就变得异常困难。
说起中国汽车产业,可真是一帆风顺,发展势头强劲,像是一路高歌猛进,展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中国汽车逐渐攀登
提到国内市场,中国的汽车品牌发展得可真是挺猛的,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今年前4个月,我国本土的乘用车销量比去年同期上涨了27.4%。
说到新能源车市场,那可真是火得不行,前4个月,我国新能源车的产量和销量都达到了442.9万辆和430万辆,增长都超过了45%,比整体汽车的增速高出不少,新能源车的市场占有率也逼近了42.7%。
中国汽车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不少耀眼的成果。拿比亚迪来说,2023年全年销量突破了380万辆,稳坐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榜首,超越了特斯拉这块“大蛋糕”。
比亚迪的刀片电池获得了许多专利,在电池技术上优势显著。在智能辅助驾驶方面,国内企业不断有新突破,涉猎的领域也在逐步扩大,不再只是局限于汽车这块。
国产的新能源车电池也是一再创新,从之前的续航短暂慢慢变成了续航更持久、耐用度更高,这在国际市场可是越来越受欢迎。
前四个月,我国汽车出口总数来到了193.7万辆,里面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占了64.2万辆,和去年同期相比涨了52.6%。
不少中国车企都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比如建厂啥的,想躲避关税限制。离这些企业不远的东南亚市场,成效挺不错。
在全球汽车销量榜单的前十名里,中国的车企占了三席,其中比亚迪尤为引人注目,差点就挤进前三名。为了促进汽车行业的发展,中国多管齐下,出招频频。
政策方面给予了强力支持,起初采取减税、补贴和应用场景试点等措施,推动新能源车产业的成长;随着行业逐渐壮大,政策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结语
在此消彼长的变化中,中国汽车逐渐赶上并超越了日本汽车,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一些国际市场上,中国品牌的份额持续上升,而日本车的市场份额却在不断缩减。
技术上的重大突破,让日本都觉得望尘莫及,而在产业生态圈方面,中国已经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从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到中游的零部件生产,再到下游的整车制造与销售服务,各个环节紧密合作,充满了活力。
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汽车有望在国际市场上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彻底改变全球汽车产业的格局,真正实现一雪前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