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海狮06云辇-C悬挂与智能辅助:西安水泥路上的一天
前阵子,刚好在西安长安区办事。那一片的双车道水泥路,细碎颠簸特别多,和老车友口中的“比利时路”有点像。我手头这台海狮06正好试驾到,就顺势拿来感受下它的云辇-C悬挂系统。说实话,这种价位(13.98—16.38万)能标配主动阻尼调节,还真是头一回见。
先插一句,比亚迪技术更新太快了,每次去官网查资料都找不到全套参数。群里有哥们吐槽过,“你要不直接问4S店技师得了,他们反而知道得更细。”不过也难怪,各家媒体解读五花八门,有时候连我自己都懵圈。
回到体验本身。这套云辇-C啊,说白了就是通过阻尼控制和感知技术,实现车辆垂直方向的动态调整——啥意思?简单点,就是遇上坑洼、波浪、连续小包的时候,它能很快地把震动吸收掉。官方数据是最大隔振率96%,侧倾角速度降低39.7%。但实际开起来呢,我切换舒适/运动模式,在那段破烂水泥路上跑了一圈——舒适模式下明显软一点,小碎震基本被吃掉,人坐着不发慌;切运动就感觉底盘硬邦邦,轮胎把每个小坑都传进来,有点按摩座椅既视感。不过这种非空气悬挂还能做到这么大差别,也算稀罕事儿。
顺便补充句冷门料:据说这套硬件最早用在汉、唐和腾势D9部分配置上,现在能OTA升级成云辇-C。这意味着以后逻辑还能优化,不像以前机械式避震死板板。有一次维修工小刘还跟我闲聊,说他修老款秦Pro时就羡慕现在这些新玩意儿:“人家调个软件就行,我们只能抡扳手。”
对比下来,以前国产新能源底盘普遍偏软或者干脆松散,尤其SUV车型经常晃得厉害。这次海狮06全系TSC高速爆胎稳定控制+云辇-C智能阻尼,全系EV版前双球节麦弗逊+后五连杆独立悬架(DM-i版则是前麦弗逊后四连杆),听销售随口提起,说他们内部培训时专门强调过“别怕客户问底盘,这次可以自信回答”。
还有个趣事,我邻居老王去年买了一辆合资品牌SUV,同样价位,他一直抱怨走咱们西郊石子马路颠得腰疼。我让他坐副驾体验了一圈,他第一句话就是:“咋你这车屁股没弹起来?”可见实际滤振确实有提升。如果你追求极致操控,那种高级空气悬挂还是贵不少,不过日常用足够舒服了。
场地环节也安排了几个绕桩加减速项目。说真的,以往十几万级SUV做急刹或8字绕圆总觉得侧倾大,但海狮06支撑性不错,高速启停抑制车头俯仰也明显改善。不止我一个人感觉这样,那天还有位同行拍视频录音,一边喊“诶哟,这不像13万块钱的货色嘛!”现场气氛挺欢乐。
不过短时间试驾还是留两疑问:山道表现到底如何?另外主动变化会不会影响老司机判断极限?这些等以后再慢慢琢磨吧。有群友分享过一次事故案例——他在山里弯道激烈驾驶,因为系统介入太及时反而救了一命,但他说初期确实没完全习惯新底盘反馈,“开久才放心大胆踩油”。
讲讲另一个亮点,就是天神之眼-C三目版DiPilot 100高快领航功能,全系都有。据销售介绍,用的是5毫米波雷达+12摄像头+12超声波雷达,目前支持高快领航和自动泊车,将来还能OTA升级城市记忆行驶。我第一次用这个功能是在京昆高速外环段,上手后发现动作果断,比传统L2辅助更敢于并线变道,但又不是特斯拉那种突兀类型,更接近老司机风格。不过心理预期要提前准备,否则容易被吓一跳。有些朋友喜欢稳重一点,可惜目前还不能自定义风格,只能等后续更新吧。
关于泊车,我特意选了场地里最难搞的墙角窄位尝试。在只有两条车道宽度空间内,多次调整角度最终成功倒进去了。而且现在比亚迪承诺智能泊车安全兜底,不少新司机因此放开胆量去练习,据微信群里的女司机笑称:“终于不用担心蹭漆赔钱啦!”
插播一下养护八卦,新平台虽然技术先进,但是据维修站技师透露,平时保养费用其实没有大家想象中贵。“一年两三百块钱搞定普通检查”,只要不乱改装避震或刷隐藏功能,大毛病很少出现。不过偶尔有人误操作,把驾驶模式长期锁定运动导致轮胎异常磨损,也是有先例。所以建议偶尔看看说明书或者让4S店师傅帮忙设置一下省心些。
最后再补一句冷知识,有用户私信问为什么电动车型采用双球节麦弗逊,而混动却用普通麦弗逊搭配四连杆。据厂方工程师饭桌聊天透露,是因为电池布局不同导致空间利用方式各异,并不是单纯成本考量。“谁愿意多造一道工序呢?”
写到这里想起上午出门楼下遛狗碰见熟人阿姨,她指着我的试驾贴纸念叨:“这名字咋那么洋气?”唉,现在新能源市场卷成这样,下楼买菜都会被关心到底选哪款划算……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