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1 月 10 日,宜宾翠屏区长江工业园内掌声雷动,赛科动力下一代高安全电池及全固态电池产业化建设项目(一期)正式投产。这一项目不仅是宜宾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本土孵化的首个固态电池成果,更标志着这座 "动力电池之都" 从单纯的 "生产基地" 向 "技术引领者" 全面进阶。
作为公认的 "下一代动力电池",固态电池凭借更高安全性和能量密度,被视作新能源领域的核心突破口。目前行业主要有氧化物、聚合物、硫化物、卤化物四条技术路线,而宜宾本土企业赛科动力选择专攻硫化物路线,已拿下多项国际领先成果。
通过自主研发的原位聚合工艺,赛科动力成功将传统液态电解液转化为凝胶态,不仅让电池安全性大幅提升,能量密度也提高了 30% 以上。这意味着同等重量或体积下,电池能储存更多电量,使用寿命也更长。目前,这些高安全电池已开始向电动航空头部企业批量供货,应用场景还覆盖了低空经济、机器人等热门领域。
此次投产的项目是四川省 2025 年重点工程,总投资达 30 亿元,规划总产能 4GWh。其中一期建成 0.5GWh 高安全电池产线,投用后预计年产值超 30 亿元,还能新增 700 个就业岗位。从实验室小试到工厂化量产,这一步跨越让赛科动力向 "全球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创领者" 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
不过赛科动力相关负责人也坦言,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产业化仍面临材料成本高、工艺不成熟、设备待升级等挑战。此前企业已建成年产 20 吨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中试线和 30 兆瓦时全固态电池中试线,此次项目投产将进一步加速产业化和商业化进程。
依托宜宾通过 "江源行动" 构建的产业链生态,固态电池材料环节已形成上下游协同效应。接下来,赛科动力将联合产业链装备企业攻关技术难点,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和电池良率。按照规划,2027 年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将示范应用于新能源汽车、3C 产品、人形机器人等场景,2030 年有望初步实现规模化产业化。
#厦门毅睿科技 #固态电池 #动力电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