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IPO大幕拉开:从”未登顶的山“到1400亿估值,市场究竟怎么看?”

对于奇瑞来说,这场漫长的追逐战终于接近收官。20余年,几代人的努力,总算把这座“未登顶的山”变成了能喘气的高地。如今,奇瑞汽车拉开招股大幕,目标估值高达1400亿港元,看起来不是玩票,而是毕其功于一役。一说起这个IPO,我就忍不住啧啧感叹:有些车企上市是乘风破浪,奇瑞则是抗风九九八十一难。

“奇瑞IPO大幕拉开:从”未登顶的山“到1400亿估值,市场究竟怎么看?”-有驾

这次奇瑞筹资的方向也特别抓眼球,直接对准了时下炙手可热的风口——新能源和智能化,还不忘拓展全球市场。这意思就是,有钱了第一件事不是攒着,而是投资未来。从研发乘用车到优化生产线,再到全球化布局,奇瑞显然下了决心要把“奇瑞制造”变成“奇瑞智造”,顺手再出几款让消费市场尖叫的车型。别说,这套组合拳挺有心机,既挺住了国内新能源市场红海竞争,又巩固了在海外市场的老大哥地位。

不过你要是看奇瑞的IPO经历,会忍不住怀疑它是不是天生爱折腾。早在2004年,人家就开始“备考”市场,但因为种种原因几次碰壁,硬是拖到了2023年才正式敲门。这个历史记录可谓跌宕起伏,忍不住让人吐槽奇瑞:“你都这样努力,市场到底是有多挑剔?”

“奇瑞IPO大幕拉开:从”未登顶的山“到1400亿估值,市场究竟怎么看?”-有驾

当然,奇瑞不是来卖苦情故事的,人家手里的牌着实亮眼。招股书里的财务数据,简直就是一场自信的秀场。营收从926.18亿元一路爬升到2698.97亿元,净利润也从58.06亿元猛增到143.34亿元。出口方面更是让人扶墙叹服:连续22年蝉联国内品牌乘用车出口冠军,海外销量占比高达44%。这样的成绩单,不光拿去开年会足够让员工激动万分,估计市场的算盘也咔咔响:这还不值得投?

说到海外市场,奇瑞绝对是国内车企界的“鸡哥”(鸡里霸)。今年目标销量直接冲到300万辆,截至8月底,就已经卖了172.73万辆,其中出口79.88万辆。这是种什么概念?我身边有位朋友常念叨奇瑞,他没事就蹲国外汽车论坛,发现不少老外已经开始把奇瑞叫“中国民族骄傲”。确实,能把国内品牌出口占到全球销量“半壁江山”,你不服也得服。

“奇瑞IPO大幕拉开:从”未登顶的山“到1400亿估值,市场究竟怎么看?”-有驾

不过咱们也得看到奇瑞的身后有压力山大。奇瑞虽然靠着技术和出口撑起了一片天,不代表它能躺赢。国内新能源市场大厂林立,海外竞争又被比亚迪压得喘不过气,上市之后会不会遭遇冷风,恐怕也是奇瑞自己都要琢磨的一件事。

说起来奇瑞的IPO,或许给了不少社会企业家们一个深刻提醒:你每一份坚守,都可能是为了等待一次真正的爆发。20余年的冲击,置于别人可能早已经熄火,但奇瑞却用稳定的销量增长和产品创新,一次次向市场证明它的后劲。谁说慢工出不了细活呢?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以稳扎稳打著称却屡屡受挫的奇瑞,市场究竟是高度认可,还是另有隐忧?到底是奇瑞自身完美蜕变,还是市场终于放下了挑剔的面孔?等这一场招股风云落幕,群众们又会吃瓜到什么程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