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车未满一年竟半价,昔日抢手公路车遇冷?

买车不到一年,价格直接“骨折”,曾经要加价排队才能拿的闪电、崔克公路车,现在居然能打65折提走?一辆原价近2万的闪电“ALLEZ SPRINT COMP”,如今官网直降7000元,门店还能再谈——这搁去年,骑友圈得炸锅。曾几何时,买台高端公路车不仅是装备升级,更像是一场“投资”,SL8被称“理财神器”,崔克madone是身份象征。可今年,不少老车主直呼“被背刺”:新车比二手还便宜,卖二手直接腰斩。这波价格跳水,到底是泡沫破裂,还是市场回归理性?我跑遍杭州几家主流门店,也跟多位骑友聊了聊,今天跟大家掰扯清楚。

降价不是偶然,是整个市场的“冷静期”

先说结论:这次降价不是个别品牌清仓,而是整个高端公路车市场的一次集体回调。从崔克、闪电,到捷安特、美利达,再到迪卡侬旗下高端子品牌VAN.RYSE,几乎全线车型都在打折。我7月底走访滨江宝龙城的迪卡侬门店时,一台原价46999元的VAN.RYSE气动公路车,标着“39999元”促销价,另一款也从39999元降到34999元。店员坦言:“老款清库存,新款还没完全接上,不降不行。”

崔克门店更夸张。一款原价43800元的7代旗舰车,现在门店报价“3万出头”,店员还补了一句:“价格还能磨一磨。”更离谱的是,原价24800元的madone sl5裸车,现在这个价能给你换成机械变速+碳轮配置——等于变相打了八折还送升级。这在前两年,简直是天方夜谭。

我问店员:“你们不亏吗?”对方苦笑:“厂家进货价都比现在卖的高,但我们不跟,客户全跑去线上了。”可见,这波降价,是厂商、经销商、消费者三方博弈的结果。

为什么“保值王”不再保值?骑行热退潮了

曾几何时,买辆闪电SL8,就像买了台“理财产品”。2023年,原价38000元的SL8,二手市场能挂到35000以上,车友圈流行一句话:“闭眼冲,准赚”。可现在呢?一位骑友告诉我,他去年高价抢到的SL8,今年挂29000元都无人问津,最后只能下架自骑。

为什么?骑行热潮降温,是根本原因。

2020到2022年,疫情让户外运动爆发,公路车成了“社交硬通货”。朋友圈晒骑行轨迹、打卡西湖100公里,成了都市白领的新时尚。那会儿,买辆车不只是为了骑,更是为了“圈层认同”。很多人买完车,骑了不到10次就闲置了。

可现在呢?顾先生是我认识的老骑友,2019年就花了好几万买高端车。他说:“现在圈子里一起骑的人少了,活动也不多了。”以前周末约车,十几个人呼啦啦出发,现在能凑够五六个就不错了。热度一降,需求就萎缩,库存压力上来,价格自然扛不住。

设计细节变了:从“炫技”到“实用”

我试骑过几款降价车型,发现一个有趣现象:现在的公路车,设计越来越“接地气”了。

购车未满一年竟半价,昔日抢手公路车遇冷?-有驾

比如闪电的ALLEZ SPRINT系列,以前主打“纯种竞赛车架”,刚性极强,但舒适性差,骑半小时腰就酸。现在新款虽然也强调气动,但在座管和前叉做了柔性设计,提升了长途骑行的舒适度。我试骑了20公里,风阻确实低,但颠簸路面的震动过滤比老款明显改善。

崔克madone sl5更典型。它一直是“空气动力学标杆”,整车线条像战斗机。但这次降价的版本,变速系统从电子变机械,轮组从全碳换成了碳辐条+铝轮圈。乍一看是“缩水”,实则是精准定位:给预算有限但追求性能的进阶骑友。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要去爬坡王赛。

捷安特则玩起了“低碳换全碳”活动。从6月到10月,你骑够一定里程,就能换4800元购车券。这招挺聪明:既清了库存,又鼓励用户多骑,还强化了“骑行是生活方式”的品牌理念。我试了他们家TCR ADV,车架轻、踩踏反馈直接,但座椅偏硬——适合竞技,不适合通勤。所以买之前,真得试骑几天,别光看参数。

二手市场“踩踏”:新车便宜了,谁还买二手?

最惨的其实是二手市场。

林先生两年前花3000多买的美利达“斯特拉93”,上周1300元就出手了。他说:“新车才1999元,我这二手的卖高了根本没人看。”更夸张的是,有骑友4000元甩卖原价几万的崔克,挂了几周没人问。

为什么二手价格崩得这么狠?因为新车降价太猛,二手车失去了“性价比优势”。以前买二手,是为了省几千块;现在买新车,可能只比二手贵几百,还能享受保修和新品体验。谁还愿意为一台“别人骑过”的车买单?

我在闲鱼刷了一圈,发现一个现象:标价低于原价50%的高端车,基本都流拍。不是没人看,而是买家太精了。他们知道厂商在清库存,干脆等更低价格。市场进入“观望期”,谁先出手,谁就可能亏更多。

和谁比?横向对比三款热门车型

我们拿三款降价明显的车型做个对比:

闪电 ALLEZ SPRINT COMP

原价:约19990元 → 现价:12990元

购车未满一年竟半价,昔日抢手公路车遇冷?-有驾

优势:气动车架、轻量化设计、品牌溢价高

劣势:入门碳纤维轮组偏重,长途舒适性一般

适合人群:追求速度感、预算有限的竞速爱好者

崔克 madone sl5

原价:24800元 → 现价:21800元(线上再减1600)

优势:顶级空气动力学设计、舒适性好、长途巡航利器

劣势:价格仍偏高,电子变速需额外加钱

适合人群:进阶骑友,注重骑行体验而非极致性能

美利达 斯特拉1000D

原价:15800元 → 现价:11980元(直降4000)

优势:性价比高、车架刚性足、维护成本低

劣势:品牌力弱于前两者,二手保值率差

购车未满一年竟半价,昔日抢手公路车遇冷?-有驾

适合人群:务实派,想要一台“能骑就行”的好车

结论:如果你现在想买,其实是个好时机。但别指望“抄底”,因为厂商还在清库存,未来几个月可能还有小幅度下调。更关键的是,别为了“便宜”而买,先问自己:我会骑吗?骑多久?骑多远?

老车主怎么办?别急着卖,也别自责

很多老车主问我:“我亏了这么多,是不是该赶紧出手?”

我只能说:如果你不缺钱,这车对你还有情感价值,那就留着。车不是股票,它的价值不只是钱。你骑过的每一条路,流过的每一滴汗,都是它的“增值项”。

而且,自行车市场不会一直跌。一位经销商告诉我:“品牌在调整细分赛道,反弹或许不久就会到来。”比如,未来可能会更多推 gravel(砾石公路车)、电动助力车等新品类,重新激活市场。

理性消费,才是骑行的终极浪漫

说到底,公路车不该是“理财产品”,而该是“生活伙伴”。你买它,不是为了转手赚差价,而是为了周末能逃离城市,感受风从耳边掠过的自由。

现在价格降了,门槛低了,反而是好事。让更多人能以更合理的价格,接触到这项运动。骑行市场从“狂热”回归“理性”,未必是坏事。

所以,各位车友,你是因为什么爱上骑行的?是为了社交?减肥?还是单纯喜欢风吹过山谷的感觉?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故事。我也会抽时间回复大家的问题。

对了,下次我打算试试迪卡侬那台3万+的VAN.RYSE,听说车架刚性调校很特别——如果你们感兴趣,我可以做个深度测评,顺便聊聊“平价高端车”到底值不值。

购车未满一年竟半价,昔日抢手公路车遇冷?-有驾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