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分先插播,先把瓜拍在桌上:2:0,尚界临时领先。
人气一球,网传经销商报名破1500家;场地一球,一溜儿豪华品牌老店围挡换新,挂着“鸿蒙智行”,预告“尚界H5”。
这比分不算冠军点,却攥着节奏,谁拿到渠道,谁就有氧气瓶。
我在城西绕夜路,路过那家保时捷4S。
保安裹着军绿色棉服,手心捂着暖宝宝,朝里一指:今天拆隔断,三周后样板区进场。
玻璃里灯光碎成一格一格,像旧时代还在眨眼,下一秒被新logo接管。
保时捷经销商改卖华为系,不是段子,是我眼里那堆脚手架。
镜头跳回2017年。
经销商朋友端着杯子跟我说,燃油豪华店那会儿像打熟的一套442:售后稳,精品和金融是刀法,新车薄,没事,售后毛利动辄四五成帮你把账掰直。
库存不是炸弹,是流动资金的另一个名字,月底打电话给厂家“拿点任务”,一切都在秩序里。
再跳回来,新能源渗透率常年立在四成多,像一块石头压在发动机盖上。
豪华品牌在华的曲线开始打滚,保时捷一季度交付传出同比下滑四成多,经销商的库融、场租、团队底薪一起把门敲响。
展厅冷清时,SOP写得再漂亮也救不了饭点的心慌。
很多人以为换队就完事。
真相是,新势力的坑位早被预订,直营+经销的混合模式留给了早期盟友,晚到的只能叹气。
尚界在这时递出名片,上汽与华为合作,名头不虚——一个懂造车生产交付,一个把流量和数字化玩得明明白白。
经销商看见的不是口号,是入口。
把战术板摊开。
华为像中前腰,掌控“商场—门店—试驾”这条路上的球;上汽收在身后,供应链、合规、交付节奏稳住;经销商去当边锋,中锋也行,关键是抢到点,把球捅进网窝。
说穿了就是把“流量—体验—交易—交付—服务”一条线的摩擦降下来,控球率就不虚。
你想问,产品还没上市,豪赌吗?
这问号我也留着。
经销商从来不写诗,写表格:单店回收期能不能压到18—24个月,单店月交付能否冲到两位数后段,售后从“机油滤芯”变成“精品金融加生态包”能不能把现金流顶住。
算不清这些,换招牌只是换壁纸。
那几天我翻了几家店的私下测算,变量就两颗芯:进店率和转化率。
华为的全域触达确实能把“逛手机店—拐进车店”这一步变轻,用户在屏幕前试了语音,再被拉去试驾,后台把两次触点串起来,成交会顺滑不少。
把射门次数拉到xG合理区间,比分才有戏。
场边再插一段,豪华旧址改造,情绪很微妙。
有人走进新店,还习惯抬头去找那匹马,找不到,心里空一拍;也有人松口气,觉得终于不用穿西装打领带来谈车。
有人说价格战吓人,经销商跟着掉血;也有人认定“流量即命”,只要人进来,办法就有。
把镜头拉低到销售桌边。
朋友说他得改KPI,从马力、轴距、NVH,换成算力、生态、OTA版本号。
我让他把话术练到生活里:小区的慢充桩能不能被App预约,地库弱网时导航会不会犯傻,车机和手机是不是能同步日历。
用户在意的是今天晚上能不能顺利把娃接回家。
历史这头也要交代几句。
过去十年,大家为“身份符号”买单,从车钥匙到中控饰板,都在给自我贴标签。
这两年心智变了,效率、便利、科技感成了主角,“鸿蒙智行”这套生态话语有土壤。
豪华品牌4S店转投尚界,不是背叛,是把摊子挪到人潮更密的地方。
反面案例也见过。
某城一家“传统改新能源”的店,首年春风得意,第二年被软件Bug和交付延迟按在地上反复拉扯。
活到第三年的,基本都学会了做社区,搞“OTA日”,把用户当球迷来运营。
车被软件化,门店也就被运营化,不练这套功,价格战一来就会腿软。
数据再补一针,SEO也顺道给你埋上:经销商报名1500家这个量级,不是小圈子自嗨;新能源渗透率卡在40%+,不是一阵风;价格战长期化,渠道变革是硬骨头;直营+经销混搭,考验协同而非口才。
保时捷经销商改卖华为系、豪华品牌4S店转投尚界,这串关键词不是标题党,是行业的GPS。
心理这块最有戏。
经销商怕两件事:货压库里,门口没人。
华为能把人带到门口,上汽能把车按时交付,中间那道桥,尚界在搭。
桥是钢还是木,要看产品打不打得动市场,尚界H5要扛得住用户挑剔的手指,屏幕滑不滑、驾控顺不顺、补能方不方便,一问一个准。
我绕回那家工地,玻璃上还有指纹印,地砖的反光少了两成,温度倒是上来了。
施工队抬进去一面黑色哑光墙,旁边立着体验区的木框。
保安看我看久了,问我是不是要“上车”。
我笑说先看看战术板,等你们进球再买票。
留个小互动,别装路过。
你会不会走进这家从保时捷变身的门店,坐进尚界H5,问一句“你家车机跟我手机配不配”?
或者你只认门口那块牌子。
评论区摆个凳子,讲讲你所在城市的经销商动向,我负责听,顺便把下一张战术板画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