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暑假买的这部车伴随我们十五年见证了家庭成长和幸福时光如今终究要告别不舍却无法改变自然规律
2025年11月11日,我的天,斯柯达终于报废了。嗯,就是那辆我在2010年暑假买给家里的第一辆车。其实那时候买车也没想那么复杂,就是考虑女儿疫苗打麻烦,出门拦车太难了。你知道,冬天,雪花飘得满天飞,路上车少,拦个出租车半天都找不到。记得我老公那次,拎着女儿躲到银行里,自己还站在门口对着空荡荡的街道挥手,半天才拦到一辆出租,那时候嫌麻烦,想:要不买辆车方便点?
(这段先按下不表) 最后研究了半天,买了辆斯柯达,刚开始觉得挺贵的,大概13万多块,但折算下来,包括牌照、补漆、保险啥的,花了整整16、7万。十六七万,挺大一笔吧,对于我们刚结婚,刚生娃,就算存款的一大半了。那时偶尔觉得,有个车挺方便,出远门不用等拦出租,也不用每次搬家看是否能座得下。
那辆车一直帮我家干着活,勤勤恳恳,像个老老实实的老人,爱操心、爱奉献。你知道,车就像个家庭成员,见证了女儿的第一步,记得那次她刚学会走,站在车门边,把手搭在车顶上,嬉笑着喊我长大啦,镜头里那场景,我永远忘不了。还有儿子出生时,车里堆满了早教用品,他坐在汽车座椅里,咿咿呀呀,我还用手机翻了一下照片,简直是时间的见证者。
其实这车,从头到尾也没出大毛病。除了一开始的小困扰,比如变速箱偶尔会顿一下,后来查查,都是正常的老化反应。大部分时间,它都在我心里占据着家庭的守护者位子。朋友都说:你老公的身份都挺有面子了,哪还用这辆老车?就这样,几年过去,旁人一轮又一轮换车,我们一直坚守。不过心里也清楚,这车年纪大了,油漆掉了不少,内饰也开始乱糟糟的,买车那会儿还觉得挺新鲜,现在就是老。
有时候,我还会和老公调侃:你说人家现代车,内饰用料都不一样,真是看着就有面子。他点点头,但总说:这车跑得稳,操控好,开在路上挺有安全感。也有人笑话:你们这车配不上你们的身份。我倒觉得,能陪我们走过快十五载的,怎么着,也算是家的一个成员吧。
话说回来,有一次我去修理厂,听到一段对话:这辆车状态还不错,就是年纪大了,零件啊,怎么也得换一换。那时候我刚好翻了下笔记,发现,像这种车,动不动要维修,成本不低。每次去修理都嫌麻烦,心里总觉得:哎,要是还能坚持几年就好了。
几年前,我还和老公商量过:要不要换辆新车?毕竟,车龄长了,总会出点小毛病。但每次想想,这车虽然旧,但用起来很顺手,还挺省心。其实我这人不太爱虚荣,车子我觉得开得顺就行,不需要秀身份。再说,团队里帮我修车的师傅都说:这车还能跑,仪表多少有点磨损,但性能正常。我心里一紧,也觉得:这车还挺值的。
(这段先按下不表)但是,时间在走,车的寿命终究到了尽头。去年,车子身上的油漆掉得差不多了,内饰也开始变形。邻居的小孩笑我:你这车快成古董了,要不要考虑换了?我跟老公私下都心知肚明。我知道,早晚要面对这个日子。
这段时间,我还硬着头皮带家人出去兜风。记得有一次,老公拍了些照片——车前的老叶子,车门上的刮痕,车前盖的裂纹——全都记录着我们的故事。我们还计划拍合影,可是时间总赶不上,一次次都拖延。其实我知道,那天可能就是永别。
(这段先按下不表)昨晚,老公说:车子终于不行了,要不,咱们送走。他腿脚不便,开车不用太费劲,但每次上车都觉得心里堵得慌。他安排了车子被拆解,车内的零件陆续拆下,变成一堆零乱的铁块。听他描述有人把车分解了,车架拆得干干净净,心里一阵难受。
那天我带着女儿去车场,偷偷看了几眼我的老朋友。真的舍不得,但也明白,岁月不饶人。这车,承载了太多的家庭回忆,像一个忠诚的伙伴。想到这里,心里就泛起一股淡淡的愁绪。
你说,第二辆车应该是什么样子?科技那么发达,未来的车会不会更智能、更便捷?我常想这个问题。但真要问我,是不是还能再撑两年?估计不靠谱,毕竟,零件的替换越来越难,花费也在涨。
对了,我还没告诉你,我就算心里认定这车寿终正寝,心里其实还有点小期待——期待新车能带来新体验,也忘不掉那些陪伴的日子。这故事的结局还没写完,也许未来某天,哪辆新车会悄悄出现在我们生活里。
你们家的车,也有陪着多久的故事?是不是每一辆车,都像家里的一员?还会不会突然想到:这车不行了,要不要换?这种冲动其实挺常见的,尤其是看着别人换新车时那样羡慕。
人生啊,就是一辆不停更换的列车,有的旅途陪伴得久,有的却很快走远。可无论如何,那些曾经的片段,总会让人嘴角有点笑意。你说,买车这事儿,是不是也像个家庭的纪念品呢?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