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交付7.35万台,增幅14%,一汽丰田持续飘红
开年到现在,别的合资品牌都在哭,只有一汽丰田还在笑。
刚刚出炉的数据特别有意思。6月,一汽丰田实现销量73545辆,创年度销量新高,这个成绩让很多同行都有点眼红。说实话,在这个合资品牌普遍被压着打的时代,还能保持14%的同比增长,这真的不容易。
电混车型成为增长引擎
最打眼的要数新车型的表现了。bZ3同比增长205%、锐放同比增长48.4%、格瑞维亚同比增长33.5%、RAV4荣放同比增长11.7%。这几个数字看起来就很爽,特别是bZ3的增长幅度,直接翻了三倍多。
要知道现在纯电市场竞争多激烈,一汽丰田的纯电车型还能有这样的表现,说明消费者对丰田品牌的信任度确实没话说。锐放和格瑞维亚这两款车的增长也挺稳的,看来SUV市场还是一汽丰田的主战场。
bZ5上市引爆市场期待
更有意思的是,2025年6月10日,定位为"丰田超感时空舱"的一汽丰田bZ5正式上市。这款车一上市就引起了不少关注,定价也挺有诚意的。新车首推550 JOY、550 PRO、550 PRO智行版、630 PRO版共计4个版本,售价分别为12.98万元、13.98万元、15.98万元、15.98万元。
12.98万元的起售价,在这个价位段确实算是良心了。而且还提供综合价值最高达3.8万元的8重尊享礼遇,这个优惠力度不小。从目前的订单反馈来看,这款车确实有爆款的潜质。
本土化研发成果初现
bZ5最值得说道的地方,就是它的研发背景。该车型是一汽丰田第一款由中国团队主导研发的全新产品,是丰田本土化战略的重要体现。这说明一汽丰田真的在认真做本土化,不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
中国团队主导研发的产品,更懂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这从产品配置和定价策略上都能看出来。智能化配置、续航里程、安全性能,这些中国消费者最关心的点,bZ5都有针对性的优化。
销售体系搬迁天津的深层考量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动作是,一汽丰田销售公司从北京搬到了天津。这可不是简单的换个办公地点那么简单。搬到天津之后,销售公司离一汽丰田的生产基地更近了,沟通效率肯定会提升不少。
从战略层面看,这次搬迁更像是一汽丰田要构建更加一体化的运营体系。研发、生产、销售之间的配合会更加紧密,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也会更快。在这个变化特别快的汽车市场,反应速度就是竞争力。
电动化转型成效显著
看数据的话,一汽丰田的电动化转型确实有成效。2024年一汽丰田电动化车型销售384612台,较2023年实现增长36%,占比达到48%。这个占比已经接近一半了,说明一汽丰田在电动化方面的布局还是挺成功的。
不过这里的电动化车型应该包括了混动车型,不只是纯电动车。但不管怎么说,能达到48%的占比,在合资品牌里面算是比较靠前的了。毕竟很多合资品牌的电动化转型还在起步阶段。
高端化战略初见成效
TNGA-K平台以上高端化车型全年销售436580台,同比增长10%,占比达55%。这个数据说明一汽丰田的高端化战略还是有效果的。消费者愿意为更高端的产品买单,这对品牌价值的提升很有帮助。
高端化不只是价格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产品力和品牌形象的升级。从亚洲龙到皇冠陆放,从荣放到格瑞维亚,一汽丰田在各个细分市场都有了更有竞争力的产品。
SUV全系发力表现亮眼
一汽丰田SUV全系销售459766台,同比增长12.4%。SUV市场一直是一汽丰田的强项,这个增长率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已经算是很不错的成绩了。
从具体车型来看,无论是传统的荣放、锐放,还是新推出的格瑞维亚,都有不错的表现。这说明一汽丰田在SUV产品线的布局比较完善,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市场地位日趋稳固
一汽丰田11年保持销量正增长,且为唯一连续两年正增长的主流合资车企。这个成绩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特别难得。很多合资品牌都在下滑,一汽丰田还能保持增长,确实说明了它的市场地位。
从长期来看,一汽丰田建立起来的品牌信任度和产品口碑,是它能够在激烈竞争中保持增长的重要原因。消费者认可这个品牌,愿意为它的产品买单,这就是最大的护城河。
看起来,一汽丰田在这个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发展节奏。电动化、本土化、高端化三个方向同时发力,效果还是挺明显的。6月份的好成绩只是一个开始,后面的表现更值得期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