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加价抢的CR-V,今跌破15万!燃油车市场,真要变天?

这15万左右的燃油车市场,现在到底怎么了?

你敢信吗?

我这几天在4S店里溜达,发现CR-V的入门级车型,价格居然能跌破15万大关,销售小哥那个愁眉苦脸,直说这利润薄得像一张纸,简直快要亏本甩卖了。

然而,让人跌破眼镜的是,明明20万出头就能买到不少不错的新能源车,可选择15万左右燃油车的消费者,尤其是那些追求空间、注重实用性的家庭用户,或是身处寒冷北方的朋友们,他们的纠结劲儿,简直比“选择困难症”还严重!

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在悄悄搅动这池春水?

曾加价抢的CR-V,今跌破15万!燃油车市场,真要变天?-有驾

曾几何时,CR-V可是汽车市场的“香饽饽”,十年前,那可是不加价提车都得看缘分,经销商每天忙得脚打后脑勺。

那时候,卖一台车,轻轻松松就能赚个三五万的服务费,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

可现在呢?

风水轮流转,经销商的日子可不好过,只能靠走量来维持生计,那厚实的“服务费”?

早就成了历史的眼泪。

我偷偷瞟了一眼店里的对比表,简直惊掉下巴:同样的车,跟六年前比,价格能便宜一半!

配置却多了三十来项!

这降价幅度,这配置升级,你能想象吗?

这市场变化的速度,比“飞流直下三千尺”还要迅猛!

一切的改变,似乎都源于15万到20万这个价格区间被彻底搅乱。

比亚迪汉、唐这类新能源车型的强势介入,像一颗颗重磅炸弹,直接轰开了合资品牌在这片“后花园”的围墙。

它们用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和日渐成熟的技术,硬生生地从燃油车嘴里抢走了相当一部分市场份额。

我记得,去年开始,丰田、大众这些老牌劲旅也坐不住了,纷纷加入价格战的泥潭。

就拿港股的马自达来说吧,股价那叫一个“绿油油”,直接跌了两位数,这价格战打得,真是血淋淋,像极了“楚汉争霸”,刀光剑影。

曾加价抢的CR-V,今跌破15万!燃油车市场,真要变天?-有驾

车厂那边也在硬扛,但面对利润率的持续下滑,他们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

本田在测试电池租赁方案,奔驰则推出按月付费选配置,这些都是在为燃油车业务寻找新的增长点,试图在“新能源浪潮”的冲击下,找到一条生存之道。

然而,笔者的经验告诉我,如果燃油车的利润率再掉个五六个百分点,车厂的裁员或者彻底转型造电车,恐怕就不是“可能”,而是“必然”了。

更别提,环保标准的日益严格,那些老库存的车,如果无法及时清理,价格只会跌得更狠,那滋味,可不好受。

“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各种信息轰炸,但有些信号,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我听到的内部消息是,连小米、华为这样走在科技前沿的团队,都被这波燃油车价格战吓到了。

人家电池成本下降,那是降维打击;而燃油车在低利润下内耗,这不就是“饮鸩止渴”吗?

欧洲那边,丰田的降价甚至引发了工人罢工,这说明价格战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市场本身,触及到了供应链、就业等多个层面。

曾加价抢的CR-V,今跌破15万!燃油车市场,真要变天?-有驾

过去,汽车广告主打的是“越野”、“征服”、“诗和远方”,听着就让人热血沸腾。

但现在,广告词变成了“新能源替代保底”,少了那份激情,多了份现实的无奈。

年轻一代的车主,对燃油车的情怀,那叫一个“稀释”得厉害。

过去那句“情怀无价”,现在能值几个钱?

我有个朋友,他的CR-V混动车型,零部件本土化率提到了七成,这背后是车厂为了控制成本、提升竞争力的“卧薪尝胆”。

那么,这场旷日持久的价格战,最终会走向何方?

我以为,关键在于国六b标准执行后的库存清理速度。

这事儿,绝对没完,还在继续!

这汽车市场的“大戏”,才刚刚拉开帷幕,好戏还在后头呢!

我们作为消费者,或许可以静观其变,但作为身处其中的汽车从业者,这场“战役”,注定是一场艰苦卓绝的生存考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