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驾驶在一个十字路口徘徊。
出品方:首席财经观察,作者:青云
陈震涉及的劳斯莱斯车祸事件最近有哪些新发展?
在汽车圈里,车评人陈震一直是个热议的话题人物。前段时间,他开着劳斯莱斯出事的消息,让不少网友的心都悬了起来。
10月3号,有网友发了照片,说陈震出事了。当时那辆劳斯莱斯闪灵是从北往南逆向飞奔,超速驾驶,撞到了前面一辆白色比亚迪。因为速度太快,被撞飞了好几个车道,最后还撞到了绿化带上。
照片里可以看到,这辆劳斯莱斯车身损毁得挺厉害,车头那块严重凹陷,安全气囊都弹出来了。
接下来,北京交警公告了个事:10月3日下午3点多,在海淀区朱各庄路和万寿路交叉口,43岁的陈某开着一辆小车从北往南走,结果和迎面而来的另一辆小车撞上了,导致两车都受损。双方司机都没有喝酒,也没吸毒。根据初步调查,陈某全责。目前,事故还在进一步处理当中。
5日,被撞那边发了一篇文章:我们虽然是普通老百姓,也绝对不是不讲理的人。首先,等官方给出答复和处理结果再说,身体恢复的情况最重要。我们家有两个孩子,四位老人要照顾,现在还多了个受多处骨折的老公。大家都加油,还是能挺过去的。陈震作为公众人物,应该也不会置之不理,虽然接下来的日子会很难,不知道怎么熬过去。
5日晚上,陈震转发家属的内容并表达了歉意,他说:“再次对伤者表示歉意的同时,我方律师会全力配合。”
6号他又发了一条:“终于联系到了家属,打电话道了歉,也问了伤势情况,家属希望去交通队协商后续事宜”;还特别强调:“对方是滴滴网约车,配有司乘保险,我会承担应该赔偿的部分,这算是双保险,大家放心。”
事情到这儿,似乎走向更清楚了,大家就等官方的结果,赔偿啥的也就顺理成章了……不过,没想到,这事儿竟然来了个出乎意料的转折。
之前在社交平台上发声的那位伤者司机家属的账号已经关掉了,发的微博也都删掉了。就在这节骨眼上,这样的动作免不了会让人多想,也引起不少猜测。不过到底到底出啥事儿,我们也搞不清楚啦。
事情还没彻底揭晓结果,但陈震那边又曝光了一些新的线索。
据悉,这台劳斯莱斯幻影是陈震在今年5月底新买的二手车,他之前还上传过视频,称这是他的第四辆劳斯莱斯,而且都是二手的。未来他还打算定制一辆属于自己的劳斯莱斯车型。据他介绍,劳斯莱斯闪灵是史上最智能的车型之一,视频中还展示了这辆车的辅助泊车功能。
14日,陈震在微博上透露,劳斯莱斯发生逆行车祸的事情,是跟辅助驾驶系统有关系的。
他表示:“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虽然都叫辅助驾驶,但不同牌子的辅助系统区别明显得很,再加上现在的法规,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驾驶员都是第一责任人!比如我这次……”
陈震偷偷回应了网友关于辅助驾驶责任归属的疑问。同时,他还在微博里说:“正是因为我平时开劳斯莱斯太少,所以对闪灵的辅助驾驶功能的边界理解得不够清楚。”
得提醒的是,具体的责任认定和EDR的数据细节还没公布,最终的处理结果还得等官方后续公布。
辅助驾驶不再盲目发展,逐渐走向规范化和成熟阶段。
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可不是一回事,毕竟,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如今,智能驾驶技术正站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上。
9月17日,工信部公布了《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的征求意见稿,这个国家标准是强制性的,明确为辅助驾驶行业划出了一个安全底线。
在宣传方面,新规明令禁止夸大功能。比如,L2级别的辅助驾驶不能用“接管”这个词来宣传,因为“接管”是指L3级别的操作;此外,也不能用“脱手”“脱眼”等说法来描述功能,因为这些行为违反交通法规。
等到浪退之时,才能看清谁是在光着身子游泳。
对于汽车厂商来说,安全得放在第一位,得增加在智能驾驶技术上的投入,不断提升辅助驾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得实事求是地介绍产品的性能,别夸大其词,也别误导买家。
消费者方面,得提高安全意识,正确理解和操作辅助驾驶功能,不能把它当成全自动驾驶,放松警惕。至于监管机构,则得不断完善标准体系,用更细致的规则引导技术健康成长。
汽车行业每天都在变化,智能驾驶技术作为未来的趋势,毫无疑问潜力巨大。但只有保证安全,才能让智能驾驶技术真正为我们的出行增添便利和舒适。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