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亏了十几亿还坚持高定价。蔚来真的理解中国用户了吗?

一年亏了十几亿还坚持高定价。蔚来真的理解中国用户了吗?

01
上周我和车圈的朋友吃饭。聊到蔚来ES8第三代预售价出来了。六座豪华版和七座豪华版,统一报41.68万。电池租用最低也要30多万。大家都是做车的,都挺懵。现在都啥市场啊,这价格是真敢定,也是真难卖。

一年亏了十几亿还坚持高定价。蔚来真的理解中国用户了吗?-有驾

其实,这事儿不怪蔚来一家。我跑过几十家主机厂,开过很多油车,也开过各家高端电车。现在整个行业的问题,就是高端车怎么卖。便宜车咋做,看似容易。中国的供应链是真齐全。你要做低价家用电车,很快就能堆出来十几款。打个比方,就像你下单某宝拼装电脑,只要有需求,随时有现货。

可高端智能电动车,不是你拍个脑袋就能干出来。安全、性能、智能、品质,每一项都要钱。还得做创新。这成本,堆起来就要命。做了那么多年技术,蔚来也不是没积累。创新研发、供应链压价,管理控成本,都做了。可还是摆脱不了几个死结。

我举个例子。过去油车拼毛利率。卖一台车,成本往死里压,能省一块是一块。电动车时代,拼的不是省钱,是创新。新功能你敢不上,用户下一秒就比你骂你。智能驾驶、自动泊车,甚至座椅加热这些细节,都是钱。你省了,技术跟不上,客户不买账。

02
蔚来第二代ES8当年定价不低。犯了几个行业常见错。一是成本核算不准。研发早期压根不细化成本,等到量产,才发现资金窟窿很大。这种事儿,我自己早年在小厂也踩过坑。老板决定产个新车型,工程师画了好几年草图,结果工厂一算账,发现定价卖不出去。砍功能砍到哭。蔚来这次比我们当年还惨。高端市场用户是真的挑剔。价格太贵,技术不到位。两边都不讨好。

第二点,是定位飘得太远。你想干技术引领。可客户更关注啥?安全、可靠、实际体验。创新不能只玩噱头,还得真正用得上。这些高端电车,定位都要踩准。你飘了,价格就不落地。看国内同行,问界去年把2023款直接从9.4万干到6.5万。消费者立马跟风买,小米SU7也玩爆款平价。对比一下,高端豪华车给谁买?你非得40万定价,结果用户用脚投票。

03
怎么处理?蔚来这版ES8给了思路。新车从设计生下来就锁定40万级。六座、七座、行政版,功能直接拉满。电池租赁也给了30万档位。这价格,不是随便乱定。基本把管理、研发、供应链全梳理了一遍。说人话,就是‘利润压力’大家自己扛着,把该省的都省了。风险也承认了。这个定价,蔚来不是去亏本抢市场,也不是纯玩高毛利。是试图给用户一个‘合理区间’。为啥不是更便宜?创新和安全本身就是钱。这东西不靠补贴早晚得回归市场。

我个人观点,电动车已经不是谁便宜谁赢。你要真做家用车,凭供应链,8万以内都能卷出花。高端智能车,好用比新奇重要。今天不是拼新鲜,而是拼体验持久。研发不扎实,电池不靠谱,安全不过关,几乎没有品牌能混下去。

04
有些人觉得,价格高的就是忽悠。其实行业真不是单看数字。你砍到成本线,车卖得掉,但安全性能和体验下来了。之前见过小厂,为了省钱,座椅气囊都偷工减料。后来有事故,整个品牌直接消失。现在GB 9743-2024新国标出来,对电动车技术和安全标准卡得很死。这不是车企自己想省几块钱就能闹的。

我自己也摔过跟头。早年做项目,产品便宜,卖得快,售后能把人搞吐血。客户骂娘,自己也累。后来才明白,车这个东西,便宜不是万能药。该花的研发一定要花。安全标准必须遵守。

有些观点说,车企就得拼低价。但其实,便宜车和高端车根本不是一套玩法。蔚来这些年,是想两头都做。但道理就像做饭,盖饭大家吃饱,满汉全席就得精雕细琢。便宜快,别指望全都有。

没啥绝对答案。但从蔚来这次操作看,至少在‘高端智能电动SUV’这条路上把坑踩够了。等明年正式上市,我们再看市场反馈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