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销售合并,门店调整,经销商迎新挑战

雨下得不大,路灯下的积水和如豆的车灯落在一起,像极了时间交叠。凌晨两点,一家福特店的卷帘门刚拉下,里面传来拖地的声音。这个夜晚,那些被清点过的库存——有蒙迪欧,有F-150,有几台看起来极爱撒野的烈马——静静陈列,等待明天从“两个家”变成“一个家”的正式通告落地。如果你是一名经销商,今晚你会失眠吗?

其实大多数人对车企内部的渠道调整并不感兴趣,毕竟买车只关心优惠和售后。但换个角度看,今天福特在中国市场打出的这一记“合并拳”,相当于把自己过去分散的阵地,一下子收缩到了最核心防线。以前你要买家用车和皮卡,不同的门店一一探访,遇到熟悉的老销售还得在脑海里切换两套逻辑。长安福特和江铃福特,一边是城市家庭,一边是野心与肌肉;一边谈油耗和舒适,一边专攻越野和肌肉车。现在,全都混在了一起。

新成立的“福特销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从名字到执行,都是一场极为彻底的集中化。这个动作的意义有点像把两个性格互补但一直在冷战的室友,硬拉进同一个屋子,同吃同睡。各自的优点能不能相互激发,先不谈;矛盾会不会被无限放大,也没准。中国车市近年可不是温柔乡,新能源渗透率突破五成,连豪华品牌都在门口烧着高香,祈祷月报别太刺眼。“渠道合并”这种事,难度绝不比车型换代低多少。

专业点说,福特这是在掌舵自己的“全品牌体系一体化运营”。以往的销售网络,无论采购还是售后,培训流程都各拉一套班底,资源割裂,管理成本高,客户体验分散。换句话说,被福特自己割成了两道伤口,血流得慢但一直流。现在急救箱上场,开始缝合。一个销售网络,所有车型全覆盖。经销商能推更多车,消费者在体验层面挡拆也没了,成本下降,出厂价甚至可能更加透明。对于那些已经被新能源品牌训练成“习惯在一个展厅逛完所有产品”的消费者来说,这才是存在感。

更有意思的是,这次调整并不是单纯的渠道优化,它还带点“场景革命”的气味。福特过去几年反复在中国市场宣传自己的“FUN天性,去野行”,主打越野、冒险、生活方式。不只是卖车,还卖户外、社区、改装方案、维修一条龙。如果你见过当前“纵横空间”体验店,搞活动那股豪爽劲,对比一下传统4S店的气息,仿佛是大学生社团和国企单位的区别。这种玩法能不能把“买车”等同于“进圈子”,还得真枪实战。

从产业角度来说,福特敢这么破釜沉舟,跟当前合资品牌的温水煮青蛙式处境密不可分。混合动力、纯电动、新势力,每个方向都在把传统外资品牌拍死在沙滩上。不少同行还在犹豫渠道是否要动,福特率先一把抓,是在赌未来品牌生态的“中枢控制权”。再慢一步,渠道分化被新势力彻底蚕食,连谈整合的资格都没了。某种意义上,这是外资车企第一次尝试跨合作伙伴整合销售体系,胆量和压力齐飞,资本和管理“双十字”。

当然,江铃汽车这边同样配合得极快。增资、授权委托、债务处理,一条链子把手续理顺。两边股东能坐下谈妥协议,说明大家都明白大势所趋,更怕继续各唱各调最终遗落江湖。但协议是协议,真正的挑战在细节。全国范围内经营的几千家经销商,突然间换了班长、调了游戏规则。有人以前只卖轿车,现在要面对皮卡和硬派越野。没培训,不懂玩法,怕销售团队连“猛禽”都认错,一不小心把泥巴车卖成城市代步。

更大的隐患是,消费者对于“福特纵横”这个新合成体究竟买不买账。纵横原本是江铃福特的子品牌,皮卡车迷才知道。现在一张网同卖,全体福特都变“纵横”? 品牌认知优化,靠的不是办公室里开会敲章,而是真实的市场反馈。如果“品牌合一、体验升级”只做成PPT,路人甲买车时还在晕头转向,那改革就成了套路。

福特销售合并,门店调整,经销商迎新挑战-有驾
福特销售合并,门店调整,经销商迎新挑战-有驾
福特销售合并,门店调整,经销商迎新挑战-有驾

回头想一想,福特现在是在系统性地做一次自我重塑——从生产驱动彻底转向品牌运营,轻资产,高生态。“快转身”的合资品牌,在中国车市里才算有活路。对比那些还在逐一“升级门店、单独开发APP”的合资车企,福特是直接押上家底,把所有人喊进一个渠道,连培训的教科书都可能要换。成了就是范例,败了就是教材。

从个人视角说,这事真让人联想起法医工作:你解剖得再细,找出死因,尸检报告写得漂亮,但最后能不能救人,还是看生物本能和环境变化。福特这次变革,逻辑无懈可击,流程齐整,可变数太多——店主的小算盘,销售的转型阵痛,品牌认知的软着陆。无论多大手术,都会遗留下创口,抛开伤口结痂的速度,仅嘴上说“利好”就是自我安慰。

当然,车企改革还没复杂到需要警犬守门,也不至于像CSI现场,处处是悬疑。但看多了市场翻转,多少还是有点职业疲倦。多年后,也许所有品牌都在同一张网下卖车,甚至客户连物理门店都不看,只在虚拟空间“云试驾”。到那时,是不是还需要精细的渠道操盘,或只需要算法分发?

福特销售合并,门店调整,经销商迎新挑战-有驾
福特销售合并,门店调整,经销商迎新挑战-有驾

福特这回转身,既是行业风向,也是情势所逼,变就是活路,不变就是等死。但毕竟道路无形,成败未必只靠“渠道大合并”。你觉得下一个要变的,谁会是下一家?或者,这场变革到底是谁的主动权——品牌、经销商,还是刚好路过的你和我?

谁说,今晚那些关门时拖地的店员不会成为明天最大的赢家?

福特销售合并,门店调整,经销商迎新挑战-有驾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