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所有车企都在卷沙发,腾势为什么开始跟你聊钢筋水泥?

讲真,最近看了腾势N8还是N9的发布会,我悟了。

在这个所有车企都跟疯了一样往车里塞冰箱、彩电、大沙发的年头,腾势突然站出来,不跟你聊那些花里胡哨的,而是把一堆钢筋水泥怼你脸上,告诉你,兄弟,我这车,硬。

这操作属于什么?属于典型的“不装了,摊牌了”。

在如今这个汽车市场,或者说汽车修罗场里,大家早就杀红了眼。以前是存量竞争,现在是你死我活。不是我把你卷死,就是你把我送走,没有中间态。所以你看,所有的新势力发布会,都像是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老板们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一样,不是要重新定义豪华,就是要教传统车企做人。

结果呢?定义了半天,最后发现用户的诉求朴素得像一碗白米饭——便宜、大碗、能跑。

于是,价格战就成了唯一的闪电战。你降八千,我降一万五,他直接送终身保养。搞到最后,大家都没钱赚,只能开始在一些“感知度强”的地方整活儿。什么是感知度强?冰箱、彩电、大沙发。这些玩意儿往车里一塞,用户一坐进来,诶,有感觉了,好像自己买的不是车,是个移动的KTV包房。

当所有车企都在卷沙发,腾势为什么开始跟你聊钢筋水泥?-有驾

但这里面有个致命的问题,大家都心照不Duan地不说。那就是,当你把车变成一个KTV包房的时候,你最好祈祷这个包房不要自己散架。

我作为一个奔四的中年人,讲实话,对这些东西已经免疫了。因为我真的见过太多魔幻的现实了。你那个自动驾驶吹得再牛,能躲得过突然从绿化带里窜出来的老头乐吗?你那个智能座舱再智能,能在我娃把酸奶洒满屏幕之后还保持流畅吗?

所以,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山东的老头乐。只要大爷的走位够风骚,只要他躺得够快,你车上装的是英伟达还是英特尔,最后都得乖乖下来递烟。

腾势这次就开窍了,或者说,被逼得开窍了。

当所有人都还在卷冰箱能不能放三瓶可乐的时候,它直接把话题拉回了原点,一个最基础但也最容易被遗忘的点——安全。

什么2000MPa的超高强度钢,什么180km/h高速爆胎还能稳住。这些东西,你平时开车根本感知不到。你不会没事儿就去高速上爆个胎玩玩,也不会开着车去撞墙。但安全这玩意儿,就跟家里的灭火器一样,你可以一辈子不用,但你不能没有。它是一种底线。

腾势这波操作,翻译过来就是:“你们继续卷KTV吧,我不跟你们玩了,我回家练我的金钟罩铁布衫去了。等你们哪天玩脱了,就知道谁才是裸泳的。”

这是一种掀桌子式的竞争。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桌上的蛋糕端走了,那腾势就是想告诉大家,这桌子本身可能是纸糊的。它不跟你比谁的蛋糕更好吃,它直接开始质疑桌子的材质。就问你怕不怕?

我记得之前跟一个朋友聊车,他买了个挺火的新势力,配置拉满。结果开了半年,跟我吐槽,说现在最烦的就是车上的语音助手,天天跟他开一些不好笑的玩笑,感觉自己买的不是车,是个电子宠物。而他最怀念的,是以前那台破油车,虽然没啥智能配置,但底盘扎实,过个坑洼路面,duang duang两声,人车合一,心里特别踏实。

这就是问题的核心。我们买一辆家庭用车,尤其是一辆新能源车,本质上是在为什么买单?

是为了那个能让你在车里唱K的屏幕吗?是为了那个夏天能冰可乐冬天能温牛奶的冰箱吗?是,但不全是。这些都是锦上添花的东西。我们真正买的,是一种“确定性”。

在暴雨天,它能稳稳地带我回家,而不是在水里趴窝。在高速上,它能在我分神的那一秒钟,帮我稳住车身,而不是直接心态崩了。在万一发生最坏情况的时候,它能像一个移动的功德箱,把我的家人牢牢护在里面,而不是像个压缩毛巾,一碰就碎。

当所有车企都在卷沙发,腾势为什么开始跟你聊钢筋水泥?-有驾
当所有车企都在卷沙发,腾势为什么开始跟你聊钢筋水泥?-有驾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自己有点缺德,但现实比我写的要魔幻一百倍。

所以,腾势发布会上那个所谓的“易三方”技术,虽然名字取得很玄学,但干的事儿很实在。什么强横风下稳住车身,什么窄路掉头一把过。这些都不是为了秀肌肉,而是为了解决那些你开车时会突然心头一紧的瞬间。

当所有车企都在卷沙发,腾势为什么开始跟你聊钢筋水泥?-有驾

这才是真正的豪华。真正的豪华,不是配置的堆砌,而是对用户内心深层焦虑的洞察和化解。

当然,我们也要犬儒地看待这个问题。腾势为什么现在大张旗鼓地讲安全?是因为它突然良心发现,立地成佛了吗?当然不是。商业世界里没有童话。它讲安全,是因为在冰箱彩电大沙发的赛道上,它已经卷不出新花样了。卷不动价格,就卷安全。卷不动营销,就卷安全。卷不动老板的PPT,那就只能卷安全。这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清醒。

但对我们消费者来说,这是好事。

就像修仙小说里,一群修炼邪门歪道的人打得你死我活,突然有个哥们儿开始返璞归真,重新打磨起了肉身。可能他一开始只是想苟住,但最后反而可能走得更远。

当所有车企都在卷沙发,腾势为什么开始跟你聊钢筋水泥?-有驾

所以,现在如果再有人问我怎么选新能源车,我的答案会变得非常“爹味”和无聊。

第一,别看那些花里胡哨的。先去查查这车的车身结构,用的什么钢,AB柱强度怎么样,电池包有什么防护。妈的,这才是车!

第二,去看它的三电系统。别信宣传的续航,去看看真实车主的冬季续航。别信宣传的充电速度,去看看高峰期在充电桩排队时,它到底能不能快人一步。

第三,再去体验它的所谓智能。这个智能不是说屏幕有多少块,而是辅助驾驶在关键时刻是不是真的能帮你一把,而不是给你添乱。说真的,我最近在想,外卖电动车比这些智能汽车更懂怎么闪转腾挪。可能他们才是自动驾驶的未来。

最后,你再去看它有没有冰箱,沙发能不能躺平。这些是加分项,但绝对不是决定项。

当然了,我知道很多人不这么想。就像买奔驰的人,你跟他聊发动机、聊变速箱,他可能都懒得理你。他买的就是那个标。买特斯拉的人,你跟他聊内饰、聊公差,他会觉得你根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科技。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所以最后的结论是什么?结论就是,腾势把安全这张牌打出来,非常聪明,也非常正确。它是在告诉市场,嘿,朋友们,别光顾着吃菜,看看桌子腿是不是稳的。

但消费者会不会听呢?我猜,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那个菜最好看的。因为人性就是如此,我们永远对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华丽深信不疑,而对那些看不见的底层逻辑选择性忽略。

而这,也正是这个光怪陆离的汽车市场,最迷人也最可悲的地方。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