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增程式电动车销量榜:理想、问界增程式凭啥逆袭BBA?

家人们,最近有没有发现路上挂绿牌的增程式电动车越来越多了?以前总觉得这玩意儿是“过渡产品”,没想到2025年5月第3周的销量数据一出来,直接给我看愣了——理想L6卖了0.48万辆,环比暴增37.1%;问界M9更狠,均价超过50万还能月销0.4万辆,把BBA的同价位车型甩在身后。这增程式市场到底咋了,为啥突然就火成这样?

2025增程式电动车销量榜:理想、问界增程式凭啥逆袭BBA?-有驾

先给大家盘盘第一梯队的这俩“狠角色”。理想L6,24.98万起,乍一听不算便宜,但你看看它给的东西:标配空气悬架,走烂路的时候那叫一个稳当,家里有老人孩子的坐上去压根不颠;四缸增程器,没电了加油也不抖,馈电油耗才6.2L/100km。我一朋友刚提了这车,天天在群里晒,说以前开纯电车不敢跑长途,现在周末直接带着全家从北京杀到青岛,来回一趟油费才300多,比他以前的油车省了一半多。

2025增程式电动车销量榜:理想、问界增程式凭啥逆袭BBA?-有驾
问界M9就更牛了,46.98万-56.98万的价格,妥妥的高端市场,可人家愣是卖出了0.4万辆,均价超过50万。凭啥?华为ADS 3.0智驾系统功不可没,我试过一次,在高速上能自己变道超车,遇到堵车也能自己跟车,简直就是个“老司机”。还有那百万级的底盘配置,过弯的时候侧倾控制得特别好,坐在后排几乎感觉不到晃。最关键的是,它打破了“国产汽车不过30万”的魔咒,现在路上看到M9,真的忍不住多看两眼,国产高端车终于支棱起来了。
2025增程式电动车销量榜:理想、问界增程式凭啥逆袭BBA?-有驾

再看看腰部竞争的零跑和深蓝。零跑这次有三款车入围,C11、C10、C16合计卖了0.46万辆。零跑C11,18万级,对标理想L8 Air版,价格直接腰斩,但配置一点不含糊,2930mm的轴距,后排跷个二郎腿轻轻松松,还有三联屏,科技感拉满。我一表弟刚毕业没多久,预算有限,就盯上了零跑C10,15万级,说是“半价理想L7”,空间比比亚迪宋Pro增程还大,平时上班通勤用电,周末出去玩加油,完全没续航焦虑。

2025增程式电动车销量榜:理想、问界增程式凭啥逆袭BBA?-有驾

深蓝这边,S05和S07合计卖了0.29万辆。S05,14万起,长安技术背书,还有无框车门,妥妥的95后首台增程车首选。我楼下一姑娘刚提了辆S05,天天在小区里显摆,说这车回头率比她以前的燃油车高多了。S07则是19万起,和S05形成5万元价差梯度,明显是在模仿理想的“精准分层”策略,想复制L6/L7的成功路径。

2025增程式电动车销量榜:理想、问界增程式凭啥逆袭BBA?-有驾

还有阿维塔06和问界M8这俩个性玩家。阿维塔06,25万级,轿跑造型,华为HI智驾,在路上老远就能认出来,识别度比特斯拉Model 3还高,特别受追求设计感的年轻中产喜欢。问界M8,35万起,第三排空间优势明显,适合家里有俩娃还经常带老人出门的家庭,虽然定价高于理想L8,但靠“六座刚需”场景也能打开一片市场。

2025增程式电动车销量榜:理想、问界增程式凭啥逆袭BBA?-有驾

为啥增程式市场能这么火?说白了就三点。第一,价格层,从15万到60万,各个价位都有能打的车型。理想最绝,24万、30万、36万三档车型,每档6万元价差,覆盖了“新婚家庭-二孩家庭-豪华改善”的全周期需求。第二,技术层,增程器效率和智能化配置的“军备竞赛”。问界M9的1.5T四缸增程器,馈电油耗5.7L/100km,比理想L6的1.2T三缸还省油;智能化方面,华为的智驾系统确实领先一大截。第三,生态层,车企都在搞“软件定义”。理想的“车机+家庭账号”联动,问界的“车机+手机+智能家居”无缝流转,用户体验直接拉满。

不过,传统合资品牌就有点惨了。20万级的CR-V锐·混动增程,销量才0.08万辆,连理想L6的零头都不到。技术老旧、智能化滞后,在现在这个市场真的吃不开了。未来3个月也有看头,6月理想L5上市,20万级五座SUV,估计又要掀起一波热潮;问界M5智驾版改款,说不定会带来更多惊喜。

最后来聊聊,你觉得增程式电动车是真的香,还是只是过渡产品?要是你买车,会考虑增程式吗?是更看重价格、技术,还是生态体验?评论区告诉我,一起唠唠。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