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生因Cybertruck车祸车门打不开身亡,家属决定向特斯拉讨说法

“时速一百二,车门却像焊死,仨孩子被火活活闷在钢壳里。”

去年感恩节前一天,加州皮埃蒙特,汉普顿路和国王大道交叉口,一辆银灰色Cybertruck斜刺里冲出去,撞树,起火,三具尸体第二天才抬得出来。新闻里只给了一句“超速失控”,可现场录像显示,车头瘪得不算狠,真正要命的是门把手纹丝不动,玻璃敲到第三下才裂,火苗已经舔到车顶。

酒精、可卡因、超速,司机迪克森的血检报告写得清清楚楚,公路巡警把锅扣得死死的:自己作死,怨不得车。可尸检却补了一刀:仨人不是撞死,是呛死。烟把肺灌满,时间足够他们抠门缝、踹门板、哭到没声,就是找不到那根藏在脚垫边上的机械拉环。路人乔丹米勒被拖出来时还喊“后面还有人”,可火势一卷,谁也不敢再靠近。三十秒后,爆炸,录音里只剩噼啪。

家属等了一年,把诉状递到阿拉米达高等法院,点名要特斯拉给个说法:车没撞碎,人却闷死,这算哪门子安全?起诉书不长,就抓两点:一,电子门锁撞电就罢工;二,备用拉手藏得比私房钱还深,脚窝储物槽最里侧,得蹲下去摸索,黑烟一熏,手抖脚软,谁还记得这茬?律师把话说得很白:如果门能拉开,这就是一起皮外伤,现在硬生生成烤炉。

NHTSA早就有记录。Model S高速撞护栏,门把手缩回去,救援人员拿撬棍硬掰;Model Y滚下路基,车主女儿被锁后排,最后是消防队用液压钳锯门。数据摆在那儿,投诉信一封接一封,特斯拉回回都说“后续改进”,可改进到哪辆车上,买家看不见,也摸不着。Cybertruck的说明书倒是写了“紧急情况请拉机械拉手”,配图黑乎乎一片,4S店交车时十分钟快闪讲解,谁真把脚伸到座椅底下摸过那根塑料片?正常人连安全带扣都要摸两下,更别说脚窝深处。

不锈钢外骨骼看着帅,防弹玻璃听着酷,真烧起来就成了罐头盒。不锈钢导热慢,可它不透气,火在里头打旋,温度蹭蹭往上窜。普通车起火,玻璃碎个洞就能灌风,毒烟往上跑,人还能趴地板喘两口;Cybertruck整块玻璃夹胶,硬度高,破窗锤得抡圆了膀子,一锤下去只留白点。救援的哥们说,他拿消防斧连砸七下,手震麻了才裂口,那时候车里已经没动静。火场里,三十秒就能决定生死,砸窗花掉两分钟,神仙也拉不出人。

美国大学生因Cybertruck车祸车门打不开身亡,家属决定向特斯拉讨说法-有驾

再说那隐藏式门把手,平时弹出来像迎宾,一断电直接缩回,外面人急得团团转,连个受力点都找不到。传统车门把手凸在外面,一拉就开,救援不用教;特斯拉非要秀科技,把把手做成按钮,电路板一烧,按钮变砖头。路人乔丹米勒能被拖出来,纯靠他自己爬到窗边,玻璃已经烫手,外头人伸胳膊把他拽出来,袖口当场冒火星。后面仨人没跟上,就永远卡在里面。

家属律师把过往判例翻了个底朝天。2019年佛罗里达,Model S撞墙起火,陪审团判特斯拉赔2.43亿美元,理由差不多:电子把手失效,驾驶员被烧死。那案子打了三年,特斯拉赔了钱却没改设计,只是给软件推送更新,说“碰撞后自动解锁”,可更新包得车主连WiFi才装得上,装完还得重启车机,多少人压根不知道有这回事。Cybertruck倒好,连软件补丁都没有,直接沿用老款思路,把风险原封不动端给新用户。

有人吐槽:既然知道电会断,为啥不把手柄做成荧光绿,再配根拉绳垂在座椅边?答案简单,马斯克要的是极简,要的是未来感,手柄露出来就“丑”,影响销量。设计师在PPT里画一条干净腰线,比多根救命绳重要。财报电话会上,高管把“安全五星”挂嘴边,真到细节,一根塑料拉环的成本都舍不得加。人命和造型放天平,秤砣往哪边歪,一目了然。

事故司机迪克森确实酒驾,血液酒精两倍超标,还嗑了可卡因,家长想甩锅给特斯拉并不容易。可法律讲“近因”,如果车祸本身不致命,致命的是逃不掉,那车企就得承担部分责任。举个例子,你喝醉撞树,树没事,你胸骨骨折,这算你全责;可如果安全带卡死,把你勒在座椅上活活烧死,厂家就得赔,因为烧死不是撞的,是设计坑的。现在家属走的就是这条逻辑:酒驾该罚,可罚不到死刑,车门焊死才是要命加号。

NHTSA上月刚给特斯拉发去调查函,点名“车门卡死”是否构成缺陷,范围涵盖2022至2024年多款车型。特斯拉回应得很快,说“愿意配合”,却没提召回,也没说免费加装机械拉手。公司市值还是万亿,一天涨跌够赔几百条人命,可它就是不挪窝,等着看法院怎么判。老用户想自己加装?门板上全是铆钉,拆一块板得卸半辆车,改装店直接摇头:弄不了,弄了也失去质保。

再说回那三名大学生。冢原父亲是牙医,女儿考上东岸名校,放假回家陪爸妈过节;纳尔逊学计算机,刚拿到实习offer;迪克森爱拍照,社交账号封面是三人合影。感恩节前一天,他们去商场买火鸡调料,车是借的,钥匙在迪克森兜里。商场监控里,四个人有说有笑,塑料袋晃来晃去,谁也想不到两小时后变成三具焦尸。乔丹米勒捡回一条命,却落下三级烧伤,夜里闭眼就是同伴拍窗的砰砰声。家属去看车,只剩乌黑的壳,不锈钢骨架一点没弯,像讽刺雕塑:我挺住了,人没挺住。

诉讼索赔金额没公布,按佛罗里达案推算,单人赔偿可能冲到八千万美元,三倍就是两亿多。特斯拉有保险,可保费是车主摊,最后兜兜转转还是买车人买单。更现实的问题是:如果法院再判一次,马斯克会不会依旧“交钱不改”?毕竟上一次2.43亿没让他长记性,这一次两亿估计也只是财报里的“一次性支出”。华尔街看的是季度交付,不是几条人命,股价跌两天,回头又创新高。

美国大学生因Cybertruck车祸车门打不开身亡,家属决定向特斯拉讨说法-有驾

消费者能做什么?真不多。订车现场人山人海,销售一句“防弹”就能让粉丝尖叫,没人问“撞了怎么开门”。等提车后翻说明书,已经签了合同,想退得扣一万定金。有人支招:上车先把窗户开条缝,把机械拉手摸熟,可高速上谁开窗?冬天零下谁不关紧?说到底,把逃生技能推给用户,就是厂家耍赖。飞机还知道给乘客配救生衣,汽车却让用户自己带破窗锤,滑稽得很。

国内 Cybertruck 还没大规模进,但平行进口已经有土豪上牌,朋友圈晒车,钥匙像卡片,门把手弹出那一下,评论区全是“哇塞”。不知道他们看没看到加州这起案,看完还敢不敢让娃上车。新能源车拼大屏、拼零百,现在还得拼“火烧开门”,真是活久见。以前说日系车皮薄,美系车油耗高,好歹撞了能爬出来;现在倒好,壳硬得离谱,却把人关里面烤,黑科技成了黑棺材。

案子排期明年开庭,特斯拉律师团已到位,估计打法还是老套路:先强调司机醉驾,再甩锅路边树,最后赔点钱和解,设计纹丝不动。家属说他们不只要钱,要的是公开召回,给所有车主加装显眼拉手。听起来像天方夜谭,可要是真成了,马斯克估计会发推“我们让汽车更安全”,然后粉丝齐刷“人类之光”。讽刺不?命换来的改进,最后变成营销素材。

车还是那辆车,门还是那道门,不锈钢依旧闪闪发亮,只是没人记得里面曾有三个年轻人拼命拍窗。粉丝继续排队,交车现场大屏播放“零死亡愿景”,音响震天响。下一个感恩节,谁也不想再听到砰砰声。

你说,掏钱买未来感的时候,到底谁在替你把逃生通道留好?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