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瀛宝马到日供66,马自达的投降,扯下了所有合资车的遮羞布

讲真,长安马自达最近搞的这个EZ-6“0首付,日供66块”的活动,与其说是卖车,不如说是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主题是《不装了,我摊牌了,大家一起发疯吧》。这动作,就像武林大会上,各大门派还在比拼内力、剑招,结果马自达直接掏出一把加特林对着天上扫射,高喊一声“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同行看了都得傻,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日供66块是什么概念?就是一杯星巴克,或者一顿稍微体面点的猪脚饭。过去,车这个东西,好歹算个大件,你得攒钱,得做规划,得跟家里人商量,充满了一种神圣的仪式感。现在马自达告诉你,别麻烦了,仪式感能当饭吃吗?不能。买车就像办健身卡,突出一个冲动。一把金融扳手,直接把你的消费观给你拧松了,让你产生一种“我好像什么都买得起”的幻觉。这已经不是掀桌子了,这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连带着厨子和服务员一起送走。

他们把所有复杂的金融模型、风控审核、还款压力,都给你压缩成了一句極具蠱惑力的咒語:“日供66元”。你每天早上挤地铁的时候,脑子里就会循环播放这句话。你中午吃盒饭的时候,也会想,少加个鸡腿,四舍五入车就到手了。这就很魔幻,它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从“我需要一辆车”到“我能拥有一辆车”再到“我不买简直亏了一个亿”的心理三级跳。这套路,堪比修仙小说里的魔道功法,叫《他化自在天魔贷》,你以为你得到的是一辆EZ-6,其实是跟品牌方签下了一个因果契约,用你未来三五年的气运,换现在朋友圈的一张提车照。

我作为一个奔四的中年人,看到这种宣传其实是有点害怕的。我突然想起我楼下那家兰州拉面,也搞过充100送50的活动,后来老板跑路了。因为我真的经历过那个为了一个MP3吃一个月泡面的年纪,我知道年轻人对未来的困难是缺乏想象力的。你觉得日供66块钱不多,一个月也就2000块,咬咬牙就过去了。但生活这玩意儿,它压根不跟你讲道理!它有无数的隐藏关卡,比如突然的罚单,突然的剐蹭,突然女朋友说想买个包,突然公司通知你“毕业快乐”。这些“突然”一来,那每天66块钱就不是续命的咖啡,而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钢筋。

从东瀛宝马到日供66,马自达的投降,扯下了所有合资车的遮羞布-有驾
从东瀛宝马到日供66,马自达的投降,扯下了所有合资车的遮羞布-有驾
从东瀛宝马到日供66,马自达的投降,扯下了所有合资车的遮羞布-有驾

当然,马自达为什么要这么干?因为它也没办法。当下的中国车市,已经不是简单的红海,而是血海,是黑暗森林。每个人都是带枪的猎人,任何心慈手软都会让你变成别人的盒饭。前有比亚迪秦L把价格打到地板,后有小米SU7用流量把蛋糕整个端走,现在蔚来的乐道L60更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大家都在卷价格、卷配置、卷冰箱彩电大沙发。马自达过去那套“人马合一”、“东瀛宝马”的品牌玄学,在“9万9交个朋友”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从东瀛宝马到日供66,马自达的投降,扯下了所有合资车的遮羞布-有驾
从东瀛宝马到日供66,马自达的投降,扯下了所有合资车的遮羞布-有驾

所以,马自达开窍了,或者说,它被逼得开窍了。既然在技术和配置上卷不过你们这帮“新势力疯子”,那我就不跟你们在一个维度玩了。你们卷产品力,我直接卷金融模式。你们在产品上做加法,我在购买门槛上做除法,直接除到零。这是一种典型的降维打击。我不跟你聊操控,不跟你聊底盘,我就问你一句:“首付,你还想不想要了?”就问你怕不怕?这一招,直接打到了很多人的七寸上。

这背后其实暴露了一个残酷的真相:很多传统车企的品牌溢价,正在被无情地碾碎。曾经那个偏执、骄傲、坚持自吸和操控的马自达,现在也必须低下头,用最接地气、甚至有点“low”的方式来换取销量。这是一种生存策略,有点悲壮,甚至有点爷们儿。因为它至少还在想办法活下去。活下去,才有资格谈理想。活不下去,你所有的坚持都是个笑话。能过,就是能过。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有点像个老妈子,絮絮叨叨。但没办法,有些坑,看着不深,跳下去才知道里面是直通地心的。这种“0首付”模式,本质上是把车企和金融机构的风险,用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转移了一部分到消费者未来的现金流上。对于车企来说,这是续命的良药。是良药。是良药。数据上去了,报表好看了,股价稳住了,经销商有活干了。但对于个体消费者,这到底是人生的第一辆“任意门”,还是第一个“债务铁笼”,完全取决于你对自己未来收入的判断。而这种判断,往往是最不靠谱的。

所以,长安马自达EZ-6这车到底怎么样?在“0首付”这个终极魔法面前,这个问题已经不重要了。什么智能座舱,什么驾驶辅助,什么续航里程,都显得那么的索然无味。这就好像你问一个在沙漠里快渴死的人,这瓶水是农夫山泉还是依云,口感怎么样?他只会告诉你两个字:能喝。

从东瀛宝马到日供66,马自达的投降,扯下了所有合资车的遮羞布-有驾

那么,这车到底能不能买?能。为什么?因为只要你的心态够好,只要你坚信明天会更好,只要你跑得够快,金融风险就追不上你。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消费决策了,这是一种信仰,一种对未来自己的豪赌。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赌赢了,你就是用最低的成本撬动了生活品质的提升;赌输了,大不了…大不了再换个城市继续打工嘛。就这么简单,就这么粗暴。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了,这逻辑闭环,简直完美。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