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车险又快到期了,平安车险工作人员第一次发来的报价单,3700多块,比去年还多了几百块。我心里一咯噔,这涨价是不是因为市场在变?还是政策上出了什么差别?我一边看着报价单一边琢磨,去年我记得大概也是这个价位,当然我也没仔细比对。让人烦的是,客服说今年主要差别就是没有了国家补贴。去年有点国补的车险,算算差不多多出个几百块。
这没有国补到底怎么回事?是因为国家政策一刀切,还是我车的购车时间变了?去年国补还能享受,但今年政策收紧了?还搞不清楚,反正这本来就不是靠谱的算法,因为补贴对我这种普通买家影响其实没那么明显。好吧,我还试着翻了下资料,发现去年一些城市推的汽车购置补贴去年就砍了,反倒全国性补贴变得更少。估计是全国范围的一个调整。
那我是不是得考虑,去年我买这车的时候,市场上同价位的车都差不多,这次突然涨价,到底是不是打了政策调控的主意?我估算了一下,去年我的百公里保险成本大概是不到四分钱,整个100天里也就花个几十块。今年涨了,按比例估算,可能涨了20%,要是对比同级车的保险,实际上也就那样。再看看车子,像我这型号,其实也没啥不同,就是没了国补,价格变得直白了。没被保留的可能也是一种趋势,毕竟一线城市的调控在收紧。
说句题外话,最近我朋友开辆更贵的豪华车,他之前说保了半年,花掉接近两千,主要是因为他的驾乘险占了不少比重。他还笑着说:这车险,要想省点钱,还真得像打算盘一样。我还记得那次他开着车,跟我说:你看这车,虽然贵点,但别的维护费也得考虑啊。用半年不养尊处优,反而花得更多。这让我想到,车险里,驾乘险到底值不值得?这也是个问题。
我再琢磨一下,去年我爸告诉我一句话:买车险就是掏点小钱,关键是要能用得上。 其实我比较挂心的是驾乘险能不能继续用。去年买的驾乘险,价格不贵,还包涵了很多意外情况。可是今年这个出险范围变模糊了,打个比方,这就像是你去旅游,买了个全景摄像头,结果今年出了个偶然情况不包,这让人觉得不踏实。
这次我试着问了客服,驾乘险还能用吗?他的回答是:还不确定,可能还要看其他条款调整。 这让我觉得,有时候车险像投票一样,是不断摇摆的。对我来说,真想一直用这个驾乘险,也许应该考虑一下,除了保险外,还得留点应急基金。毕竟,出了事,钱是次要的,关键是能不能用得上。
说到渠道,某些4S店的报价其实比我自己在线上查的还要贵。有时候那样挺心累的,感觉像是被加价了似的。其实我这车买了快两年,价格基本上没有变,只是车险每年都在涨。有个朋友说:你别太计较这点,小心卖车的吸了你的血。他还跟我打趣,说:那你倒是自己学学怎么买保险,省点钱还不吃亏。我倒觉得,这里面也是市场博弈的一个缩影。
让我最烦的是,平台上那些所谓智能推算,其实你用个心算都知道,没那么神,少不了人为因素。比如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去年我买车时的保险清单,基本差不多,除了涨价。这让我怀疑,保险公司在套路里,价格涨得其实很贴心,只是换个说法罢了。
或者,或许我应该考虑,把这次的车险大致算算,平均每公里成本大概是多少?如果我每年跑1万公里,保险年花费3700元,算下来的话,大概是每公里3.7分钱。听上去不算多,但柜台(保险公司)明显把我锁得挺紧的。其实我更关心,那辆车的保值率,按照这个报价,我是不是还能保持个合理的残值率呢?这或许才是我该关注的点。
讲真,平安这次的新报价让我没啥特别惊喜,好像总是这样,涨点点,变成惯。其实我挺不满意的,但也就这样。不知道,像我这种小散户,是不是都只能在反复折腾中,用点自我调节去对付这些变动?还是我该从长计议?好像都挺麻烦。
对了,你觉得,驾乘险会不会以后变得更不实用?还是说,目前的担心纯粹是杞人忧天?(这段先按下不表,免得跑题太远。)
我其实挺想知道,你是不是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车险价格升得快,你的方案又是怎么调整的?这些,小细节,可能才是真实的生活。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