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唐DM-i新车型将于9月16日上市,搭载纯电续航175公里,提供多版本选择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刚才我在路边等人,邻座一对夫妇正讨论着新车,男人小声说:我觉得这个车还行,就是电续航不太够,尤其是城里上下班每天跑个二三十公里,要是能多点续航就好了。我没细想过,但大概他们的焦虑更多是对续航的担心,而不是动力或外观。

比亚迪唐DM-i新车型就这样趁热打铁,不会让人觉得变化特别巨大,但在一堆同级别车型中,这点点微调还是挺关键的。它们不想搞出爆炸性的差异化,反倒用稳定和能用的做法,呵呵,挺接地气。估算嘛,这次的纯电续航都在 115~175 公里(样本有限,估算不一定精准),对比起特斯拉的几百公里,差点意思,但插混本身的主目标不是纯电,而是解决续航焦虑问题。你问我,为什么不直接搞更大电池?那成本和空间占用太大了,尤其在这老款平台上,空间有限,联盟供应链设计下,电池越装越大,后排空间就要让路。

比亚迪唐DM-i新车型将于9月16日上市,搭载纯电续航175公里,提供多版本选择满足不同用户需求-有驾

说到供应链,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挺雷厉风行的,能压缩电池包的体积,又保证安全性。你问我,这是不是未来潮流?我估算,国内市场上成本能控制在每千瓦时1.2万元(估算,体感差不多吧),但大电池占用空间,必然让车内布局变得紧凑。开发上倒也没啥特别深奥的,仅是像盖房子,要把有限空间最大化利用。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相册,看到一张旧图,唐DM-i在实验室辅助测试时的场景。灯光微微反光,那个时刻的感觉就是:设计师在琢磨怎么让续航和空间权衡得更合理。人家在追求那一点点可能,就像买锅时算最后打得最充分的那一刀一刀切得最精细。

对比:同样价位里,长安CSHE在价格上差不多,但你开的话会明显感受到细节差异。它的动力系统调校得更轻快些,油耗管理也更灵活,但悬挂和底盘质感,明显比唐DM-i差点意思。很多时候,真的是你真能感受到秒差。这让我疑问:谁会优先考虑这些微差?我猜,还是那些对驾驶感受较为敏感的用户。

比亚迪唐DM-i新车型将于9月16日上市,搭载纯电续航175公里,提供多版本选择满足不同用户需求-有驾

你注意到吗?我一直以为,插混的电动机要靠宽厚的电池阵线才能表现得好。结果发现,还是在巧妙调配油电混合策略上,强调燃油经济性才最关键。比亚迪做了个心机,让5秒内电动机最大扭矩不过5秒钟就给满,像吐槽速冻包裹层裂开那样——其实效果挺不错。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你会不会觉得,这种插混其实就是伪纯电?也没有错,但选择这条路的用户,是特别在意快速充电和续航不用拼命波动的。就像去年我随手算过,日常城府出行,百公里油耗控制在6~7升(估算/样本有限),这样一算,百公里成本大约在4.2元到4.9元之间。倒还挺划算。

内饰方面,这次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反倒让我觉得,做工还算扎实。那菱形格座椅不算特别亮眼,但手感和质感都让人满意——还有家用感。我问售货员:这个按钮设计挺用心,她笑着说:这个方便操控。但实际用起来,我更在意那个无线充电面板的手感,很多时候,就是喜欢摸那一圈微微发热的,就是觉得贴心。

比亚迪唐DM-i新车型将于9月16日上市,搭载纯电续航175公里,提供多版本选择满足不同用户需求-有驾

再说车身尺寸:也就说70%的消费者可能不会用到极限,但你试喝一下,想象一下日常停车时的空间感受。4870 x 1950 x 1725的尺寸,轴距2820,开起来挺稳。说到空间,这种车很像做蛋糕的模具,外形大小固定了,你怎么分配空间,是多留点前排,还是让后排腾点?我觉得,就算车大点,也不一定就好用——还得看车内部布局。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比亚迪要推出不同版本?领航版115公里续航,价格便宜点,激光雷达版买了之后,功能上让我觉得像是装了个天线,实际用未必多,但那份科技感还是会刺激消费者的那点虚荣心。其实我觉得,体验到那里变化的用户,有一部分会觉得这个配置值得,但更多还得看实际驾驶。

比亚迪唐DM-i新车型将于9月16日上市,搭载纯电续航175公里,提供多版本选择满足不同用户需求-有驾

说到这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如果未来的柯系大战里,纯电和插混,谁能真正占到用户心头的点?别以为我没想到,所谓的技术变革,很可能还是让人用得顺手、看得顺眼才是真的胜利。你们觉得,未来会不会出现纯粹的可靠性统治一切?还是说,人们会依赖那一点点感官体验折射出来的安全感?

一瞬间我意识到,这么多车厂都在用续航里程单纯比拼,但车内那块摸得着的内饰、开车的那份熟悉感,才是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东西。像我母亲,她就说:开了这么多年车,最在意的还是感觉,放心。的确,车还没到人生终点,但在我看来,它的温度和细腻,就是那最后的底蕴。

或许这就是未来悬念:技术再先进,仍不能取代那一份人性化。我好奇,下一次看见有人流连在车里,不会只是惊叹它的速度或续航,而是那份细节的温暖。

比亚迪唐DM-i新车型将于9月16日上市,搭载纯电续航175公里,提供多版本选择满足不同用户需求-有驾

你有没有想过?就算这车能续航175公里,问题是——下次我打个喷嚏还会不会遥想,究竟哪一部分才是真正值得用心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