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天籁PLUS的大赌注,鸿蒙座舱+4920mm车身,合资B级车要变天?

当一款传统日系B级车换上华为鸿蒙座舱,背后是日产面对中国市场的一场孤注一掷。 天籁PLUS选择在2025年第四季度上市,车身加长至4920mm,却坚持提供2.0L和2.0T两套纯燃油动力。 这款车试图用科技感的外观和智能座舱吸引消费者,但它的核心依然是一台没有混动、没有插电的燃油车。

日产天籁PLUS的大赌注,鸿蒙座舱+4920mm车身,合资B级车要变天?-有驾

一、外观:燃油车强行“新能源化”的争议

天籁PLUS的前脸彻底告别了现款的保守感。 超大尺寸的飞翼式格栅配合贯穿式灯带,让车头看起来宽体低趴,甚至有人调侃“遮住车标以为是新势力”。

争议点在于:这种激进设计是否契合天籁传统的“中庸”形象? 尤其是D柱断开式设计和隐藏式排气,让部分老车主直呼“失去了日系的克制”。

耐人寻味的是,车尾标识从“ALTIMA”回归“TEANA”,这波情怀杀瞄准的是2000年代初的天籁粉丝。

二、智能座舱:合资车首次拥抱鸿蒙的试探

日产天籁PLUS的大赌注,鸿蒙座舱+4920mm车身,合资B级车要变天?-有驾

天籁PLUS搭载华为鸿蒙座舱,这是合资燃油车中极少见的尝试。 从曝光图看,内饰保留了机械挡杆而非电子怀挡,中控屏尺寸升级但并未完全颠覆传统布局。

显然,日产在“科技感”和“保守派用户接受度”之间做了妥协。 鸿蒙系统的加入能否解决合资车机卡顿、功能落后的痛点? 实际体验将取决于语音交互流畅度和华为生态联动能力。 有网友直言:“如果车机还是合资车老水平,鸿蒙只是个噱头。 ”

三、动力与舒适:日系传统的守城与困局

动力系统仍是天籁PLUS的争议焦点。 2.0T VC-TURBO发动机参数亮眼(243马力),但全系匹配CVT变速箱的设定被质疑“缺乏驾驶激情”。

2.0L版本则主打经济性,目标用户是追求省油的家庭消费者。 然而,在比亚迪汉等新能源车靠电驱实现低油耗、高性能的对比下,纯燃油动力的劣势愈发明显。

日产天籁PLUS的大赌注,鸿蒙座舱+4920mm车身,合资B级车要变天?-有驾

唯一不变的是“移动大沙发”的舒适性:新一代Multi-Layer人体工学座椅和双层隔音玻璃,依然是天籁的核心卖点。

四、定价策略:生死线在于能否放下合资身段

现款天籁终端价已跌至13万区间,与紧凑型车价格重叠,但8月4397辆的销量仍远低于凯美瑞(15526辆)和雅阁(11929辆)。

天籁PLUS若想破局,定价必须精准:2.0L版本若起售价超过18万,将直面国产混动车型的降维打击;2.0T版本若高于23万,则难敌德系竞品的品牌溢价。

有业内人士指出:“日产敢不敢把鸿蒙座舱做成标配而非高配专属,才是诚意关键。 ”

五、市场定位:燃油车在新能源时代的挣扎

日产天籁PLUS的大赌注,鸿蒙座舱+4920mm车身,合资B级车要变天?-有驾

天籁PLUS的推出,折射出合资B级车的普遍焦虑。 一方面,它试图通过科技配置吸引年轻用户;另一方面,又难以舍弃燃油车基本盘对可靠性和保值率的执着。

这种撕裂感导致其定位模糊:追求智能化的用户可能直接选择新能源车,而传统燃油车用户又未必为鸿蒙座舱买单。 现实的问题是,在限牌城市,纯燃油车早已不是主流选择。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