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车市火爆造势,零跑逆势冲刺半年内破十万,理想跌落阵痛期持续,新能源格局正在悄然重塑

10月车市火爆造势,零跑逆势冲刺半年内破十万,理想跌落阵痛期持续,新能源格局正在悄然重塑

刚才看了最新数据,十月新能源车销量都挺吓人的,尤其是零跑,月销超7万,去年同期还差点打不过几家好点的传统合资品牌。你知道嘛,零跑其实去年还在靠补贴+补贴退坡的夹缝中挣扎,今年突然腰杆硬了。估算一下,零跑去年虽然卖了20万辆,但利润就几百万。卖得多有意思吗?利润点在零头。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零跑连续8个月领先新势力,连交付量都站稳10万的门槛。这个成绩,要说不被市场认可,可能没人信。问题是,零跑这么冲光靠拼销量吗?其实不,全靠供应链的调整和研发革新。你想想,供应链就像喝汤,米饭和菜要搭配得当,才能吃得饱。零跑今年把供应链串烧成本,价格降了不少。电池成本下降30%左右,材料更捏合有弹性。

10月车市火爆造势,零跑逆势冲刺半年内破十万,理想跌落阵痛期持续,新能源格局正在悄然重塑-有驾

不过说到利润,又得提一句:卖得多就一定赚得多?未必。现在零跑要的不是短期利润,是市场占有率。毕竟,销量到位,品牌跟得上,未来自然能赚到钱。可零跑的研发投入也比去年翻了三倍,100多亿的研发预算不是撒的。看来,未来新车线产品越多,竞争越激烈,利润就越难保证。

这方面我还想起一件事——我朋友买零跑,你知道一般买车最在意什么?价格其实不算第一位。他说:我看中的是体验,感觉它技术挺扎实的。真是直白。他的想法也是多数用户的心理,便宜车多,为啥还要贵点?我想,零跑未来要冲10万,归根结底还是拼价值。

(这段先按下不表……)

10月车市火爆造势,零跑逆势冲刺半年内破十万,理想跌落阵痛期持续,新能源格局正在悄然重塑-有驾

说到这里,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有,虽然零跑现在销量强,但股价呢?涨得没那么快。估计投资人还在琢磨,卖车数量多但利润少,这螺旋怎么走?毕竟,市场上厂商那么多,硬拼销量还不如‘能挣钱’来的实在。

再看鸿蒙智行,问界M8和尚界H5的组合,月销量快逼近7万。你别看华为加持,价格还挺亲民,尤其是H5,极具竞争力。它们的锐点在哪?700多公里续航,硬实力。问界M8,也许在某些细节上还存在产能制约,但销量能稳定在每月2万,说明市场的接受度极高。更别提M8和M9的定位,像平替明星一样,清晰、明亮。

我还记得,去年问界M9还闹出点角逐文艺感的混淆。问界的角色定位确实明明白白了,是高端旗舰的代表,再配合加减法策略,价格区间合理,能打得过不少中档品牌,客户也买账。

鸿蒙智行还有尚界H5这个平价跳跃大兵。去年有人问我:这车卖得这么火,是不是价格太高了?我当时的感觉是:对,价格合理,但它的产品力可能还没有完全跟上,没有那种炫酷+实用的完美结合。反倒是华为的技术加上上汽的品质组合,挺像平价LTE手机的逻辑,既划算,又不差。

再说个有意思的:你们知道,像蔚来、理想这些老牌新势力,虽然也在拼当领头羊,但其实每次新品出来,都是争宠中最强的战役。比如蔚来最近销量尽管逼近4万,领先对手,但摆在它面前的新车型莱达、萤火虫都在跑赢传统理解。这也是他们不断调整战略的表现。

10月车市火爆造势,零跑逆势冲刺半年内破十万,理想跌落阵痛期持续,新能源格局正在悄然重塑-有驾

至于理想,哎,真的像撞墙一样。原先的热潮过去了,突发的亏损让他们摆脱不了:10月只卖了3.17万辆,直接比去年同期掉了38%。这让我疑惑——理想到底还有没有出路?也许是型号繁多,产能调配没到位,但我估摸着,也许未来他们只会在高端线上更深耕深挖,像L系列的淡出只是暂时的调整。

说到短期内的变化,小鹏、蔚来都挺神的,销得都破4万。你知道,小鹏这个逆转的故事挺有趣,以前定律:不动产+智能多元化=火爆。去年开始,它把颜值和智能做得更贴地气,蜂窝式续航、大屏交互都在优化;而且,营销策略也比前年乖乖听话多了。

特别是,去年我遇到个朋友,他家买的小鹏P7,已经用了快3年了,里程快6万了,车子虽说起初不停出问题,但大修后,整体表现靠谱多了,续航还剩一半。你不觉得,这就是品控和模式同行结合的示范?他说:我每个月充电几次,省着点用,还挺满足。这个细节挺能说明:用户在意的,其实不是价格,而是体验。

10月车市火爆造势,零跑逆势冲刺半年内破十万,理想跌落阵痛期持续,新能源格局正在悄然重塑-有驾

蔚来方面,也挺让我意外。去年我还觉得它走高端路线有点折腾,结果这两个月L90的火爆,让我明白了:品牌在劣势中调整是必要的。销售数据显示,刚推出的L90,月销量逼近6千,个特马还真不算少。L90、ES8、还顺带看了下萤火虫的BaaS方案,从行业角度看,价格虽然便宜,但在用户心中,性价比的定义早已被不同维度击穿。

(这段先记下……)

新能源车局的火爆,告诉我一个信号:谁能把成本+体验做好,谁就能玩成长久。未来剩下的两个月,市场竞争会有多激烈?我觉得,不光是销量战,还有吸引投资公司盈利两手抓的赛跑。到谁可以长跑,还得看真实的利益动向。

你们有想过吗?新能源车的格局是不是早就变了?我猜:也许,下一步会是价格战+技术硬核的双拼合击,谁也不想输得太难看吧。

——这小细节,你注意到了没有?一些车企的股价,虽然销量漂亮,但市值仍然平平。我心想:到底是利润的问题,还是市场的信心?这个问题,留给未来。

10月车市火爆造势,零跑逆势冲刺半年内破十万,理想跌落阵痛期持续,新能源格局正在悄然重塑-有驾

(你觉得,新能源车这个场还能玩出什么花样?)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