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总又出来整活了。
讲真,前脚刚用二十多万的SU7把保时捷的底裤都快扒下来了,我以为小米的剧本就是“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把整个车圈的餐桌都给掀了。
结果人家一扭头,不掀桌子了,人家直接把餐厅爆破了,说要原地盖个米其林三星会所。
发布会上,雷总上演了一出“连夜说服高管”的典中典戏码,宣布小米汽车要搞高奢定制了,对标谁?
劳斯莱斯。
我当时正在喝水,三体人看了我当时的精神状态都要气活过来。
10万块,你买不了劳斯莱斯的车标,但现在,你可以买到小米给你提供的“劳斯莱斯同款服务幻觉”。这波操作,属于大气层外的魔法,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这个所谓的“年轻人的第一台劳斯莱斯皮肤包”,内容还挺多的。
什么“紫水晶”车漆,“竞速红”,还有个“哑光流金粉”,听着就像是修仙小说里的法宝名字。雷总还说,这只是开胃菜,后面要搞“百色计划”,三年内弄出100款车漆。到时候小米汽车别叫车厂了,改名叫“漆厂”得了,专门给友商提供皮肤服务。
还有什么24K碳纤维车标,四种颜色的卡钳,手工银粉擦嵌的白蜡木饰板。诶,听着是不是那个味儿就来了?感觉自己不是在买车,是在请一位老师傅给自己盘核桃,盘的锃光瓦亮。
但这个修仙是有门槛的。
首先,你得是氪金玩家,只有顶配的SU7 MAX和SU7 Ultra才有资格选。标准版和Pro版的用户,对不起,你们的信仰还不够。
其次,也是最骚的一点,你选的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总价必须超过10万块。而且定金直接拉到8万,一旦锁单,概不退还。
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你的SU7 MAX起步价干到了42.99万,Ultra更是直接飙到62.99万。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买车了,这是在交“品牌税”,是信仰的终极考验。
更有意思的是,对于MAX版来说,就算你把能选的定制项全勾上,你会发现,诶,居然还凑不够10万块的门槛。
怎么办?系统会温柔地提示你,亲,这边建议您必须,必须,必须,把那个2.7万的碳纤维运动套件给选上呢。
这不叫选配,这叫“入场券”。没有这张券,你连参加这场大型行为艺术的资格都没有。
坏了菜了,雷总这是把互联网游戏里“首充大礼包捆绑销售”的精髓,一把子给整明白了。
我作为一个经历过社会毒打的中年人,看到这里第一反应就是:这玩意儿能插队提车吧?
毕竟现在下定MAX版,要等36到39周,我孩子都会打酱油了。多花10万,买个优先提车权,合情合理。
结果小米说:不能。
定制版Ultra今年11月交,MAX明年5月交,和你现在下定普通版的时间,一模一样。
这就绝了。小米宁可让生产线变得无比复杂,也不愿意给你一个“加钱就能当大爷”的机会。
这就避免了被人喷“加价提车”,在道德上直接站上了高地。高,实在是高。
那么问题来了,小米图啥呢?
我们来算一笔账。一个月限量40台,一年就是480台。乘以10万的门槛费,一年的流水也就区区5000万不到。这点钱,对于小米千亿的营收目标来说,连塞牙缝都不够,可能还不够给雷总发一次年度演讲的红包。
而且为了这5000万的“小生意”,小米在北京总部专门搞了个400平米的定制中心,买了烫金、镭射设备,请你过去喝茶,看自己的车是怎么被“盘”出来的,甚至还能让你现场DIY个皮具。
这成本算下来,怕不是在做慈善。
看到那个嫩芽绿,我想起了我楼下那家半死不活的奶茶店,也是这个颜色,开了三个月就倒闭了。有些东西,看着美好,但生意归生意。
所以小米到底在干嘛?
他疯了。
或者说,他悟了。
雷军要的根本不是这5000万,他要的是一个故事,一个玄学。
他要告诉所有人,小米不是只能做“压缩毛巾”,把价格打下来。小米也能做“奢侈品”,也能提供情绪价值。这是一种品牌升维,用一个看似亏本的买卖,强行把自己的品牌调性往上拉。
这考验的不是工厂的库存管理,而是深入到每一个供应商的毛细血管的控制能力。
就像当年大众的皮耶希,不计成本地搞辉腾,就是为了告诉世界:我们大众也能造宾利级别的车。辉腾亏得底掉,但大众的品牌形象上去了。
雷总这手是阳谋,是降维打击,用钱砸出一个品牌高度。
他要的不是让你买这台定制车,而是让你在跟朋友吹牛逼的时候,可以云淡风轻地说一句:“小米啊,就是那个能对标劳斯莱斯的牌子。”
你看,玄学光环这不就来了吗?
会买奔驰的人,不是因为它操控多好,而是因为它是奔驰。会买特斯拉的人,不是因为它内饰多豪华,而是因为它是特斯拉。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当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雷军现在要做的,就是让小米也成为这种“信仰”。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雷军不是在造车,他是在导演一部大型荒诞剧,而我们都是观众。
他一会儿化身价格屠夫,大喊着“你们都得死”冲进市场,用闪电战打得所有人措手不及。
一会儿又化身行为艺术家,开始聊起了手工、匠心和梦想。
这两种人格在他身上反复横跳,让人捉摸不透。
说白了,还是互联网那套流量玩法,先用一个“劳斯莱斯”的噱头把人骗进来,能不能赚钱,以后再说。
但能玩,就是能玩。
在当下这个所有人都杀红了眼的黑暗森林里,车企的任何行为都是表演,都是为了活下去。
传统车企还在纠结成本、利润、渠道的时候,小米已经开始给你讲品牌故事,卖情绪价值了。这就像两个武林高手在比武,一个还在一招一式地拆解,另一个直接掏出了加特林。
就问你怕不怕?
所以,小米做这个定制赚钱吗?不重要。
重要的是,雷总觉得这事儿很酷。
重要的是,这个故事足够性感,足够颠覆,足够让整个行业都跟着傻眼。
在一个所有人都想当正常人的时代里,那个最先发疯的,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而小米,显然是想成仙的那个。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