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款日产天籁:经典重生还是情怀泡沫?
时隔7年,“天籁(TEANA)”之名终于重回中国市场! 这个曾让无数家庭为之倾倒的名字,如今贴在一台彻底改头换面的新车上,熏黑断点格栅、贯穿式发光尾灯、双色车身,甚至车尾标识从“ALTIMA”换回经典“TEANA”,日产这场“情怀回归”的操作,究竟是真革新还是炒冷饭?
老车主们记忆里的天籁,是镀铬饰条配米色内饰的“移动沙发”,但2025款彻底颠覆了传统:
前脸革新:V形镀铬格栅被倒梯形熏黑断点格栅取代,内部辐条如钢琴键般交错排列,大灯组压扁后与黑色饰板横向贯穿,视觉宽度增加近10厘米。 前包围通风口扩大30%,两侧獠牙导流槽锋芒毕露,彻底告别“油腻感”。
车尾情怀杀:贯穿式熏黑尾灯内置128颗LED灯珠,中央“NISSAN”字母首次支持发光,尾标“TEANA”的回归直击70后、80后记忆点。 但网友吐槽:“发光字母像汽配城改装”“黑金特别版镀金条太浮夸”。
空间微调:车身长度增至4920mm(比现款长14mm),轴距维持2825mm。 溜背造型未压缩后排头部空间,但1.85米乘客实测仍会顶头。 586L后备箱能塞下28+24+20寸三个行李箱,家用够用却无惊喜。
这一波设计转型,某论坛投票显示:60%用户认可“科技感追上新能源”,40%批评“过度年轻化丢了商务气质”。
当竞品纷纷押注混动,天籁却选择“技术啃老”:
2.0L自吸+钢带CVT:115kW功率主打经济性,WLTC油耗6.41L/100km,红绿灯起步轻盈,但高速超车需深踩油门拉转速,被戏称“佛系专用”。
2.0T VC-Turbo+钢链CVT:179kW功率、371N·m扭矩,可变压缩比技术(8:1性能模式至14:1节能模式)仍是黑科技。 实测零百加速6.42秒,高原5200米海拔0-60km/h仅需6.55秒,但必须加95号汽油,保养成本比2.0L高20%。
对比凯美瑞2.5L混动(油耗4.8L)、雅阁1.5T+10AT,天籁全系无混动的短板暴露无遗。 更讽刺的是:海外版已全面取消2.0T转向e-Power混动,国内却坚持燃油路线,被质疑“技术双标”。
新天籁的配置表堪称“精准刀法”:
舒适性拉满:Multi-Layer人体工学座椅升级5档腰部支撑,NASA零重力技术让3小时长途驾驶腰部疲劳比竞品低42%。 前排双层隔音玻璃+ANC主动降噪,120km/h巡航噪音比雅阁低3dB。
智能化妥协:12.3英寸中控屏尺寸升级,但CarPlay互联、自动泊车仍需选装。 ProPILOT超智驾2.0系统在车道线清晰时变道成功率达92%,但异形障碍物识别不足,模拟施工路段误判频发。
暗中减配争议:2.0L车型取消疲劳驾驶提示,2.0T顶配砍掉自动泊车。 官方解释“买2.0T的用户更爱自己开车”,但车主反问:“减配还涨价? ”
工信部目录泄露关键策略:新天籁与旧款Altima将同堂销售!
老款守低价:现款Altima终端优惠后2.0L入门版下探至12万级,吸引预算有限用户。
新款攻情怀:TEANA命名回归+黑金轻奢套件,瞄准35岁以下新中产。 但18.88万起售价比凯美瑞(17.18万起)、帕萨特(16.45万起)更高,且优惠少。
这种“双车战略”背后是残酷现实:天籁2025年1-7月累计销量仅36,164辆,不到帕萨特(13.1万辆)的零头。 东风日产试图用“情怀+性价比”组合拳止血,但消费者是否买账仍是未知数。
7年轮回,天籁之名承载的已不仅是车型迭代。 当设计向年轻妥协、技术向成本低头、配置向市场妥协,这场“经典重生”更像是一场豪赌。 有人为发光尾灯和TEANA尾标热血沸腾,也有人冷笑:“换壳溢价,不如买新能源! ”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