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对激光雷达换赛道,主打纯视觉的车,越来越难卖了?

最近车圈里最热闹的事儿,莫过于各家车企在智能驾驶技术上的“神仙打架”。

原本被捧上神坛的纯视觉方案,才火了一年光景就有点撑不住场面了。

这可不是凭空瞎扯,光看最近几周的销量数据就能看出端倪——五一假期后车市进入淡季,但头部品牌的订单量依然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车企对激光雷达换赛道,主打纯视觉的车,越来越难卖了?-有驾

比亚迪单周新订单能到7万台,理想和鸿蒙智行都稳稳破万,零跑也咬着7500台不放,反倒是主打纯视觉的小鹏,最近几周订单量始终在7000台上下打转。

这销量排名的微妙变化,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整个行业的暗流涌动。

要说这场技术路线之争的导火索,还得从今年上海车展说起。

华为突然甩出王炸,宣布全系新车都要装激光雷达,连原本走性价比路线的问界M8都给配了双激光雷达。

理想更狠,直接把L系列入门版的纯视觉方案换成激光雷达,相当于给消费者明摆着说:“没有激光雷达的智能驾驶都是耍流氓”。

车企对激光雷达换赛道,主打纯视觉的车,越来越难卖了?-有驾

蔚来那边也没闲着,老车主刚提车没几天,新款车型就全系升级了自研智驾芯片,这波操作简直是把“技术内卷”四个字写在了脑门上。

就连原本坚持纯视觉的小鹏都扛不住压力,最新款SUV直接砍掉了激光雷达版本,气得自家工程师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喊话:“激光雷达在200米外连塑料袋都分不清,纯视觉才是未来!”

不过仔细想想,这些车企吵得热火朝天,真要较真起来谁也说服不了谁。

就像汽车工程师老王说的:“现在讨论纯视觉和激光雷达谁更强,就像在争论手机该用指纹还是人脸识别——技术上限确实有差别,但消费者根本不关心这些。”说到底,大家心里都门儿清,目前市面上99%的智能驾驶系统还是以视觉为主,激光雷达说白了就是个“保险杠”,专门对付那些摄像头搞不定的极端情况。

但问题来了:当两套传感器给出的信息互相打架时,车子该听谁的?

车企对激光雷达换赛道,主打纯视觉的车,越来越难卖了?-有驾

是相信摄像头拍到的画面,还是相信激光雷达扫描出来的数据?

这个问题就像让人类在“眼见为实”和“数据说话”之间做选择,至今也没个标准答案。

有意思的是,这场技术之争的转折点来得猝不及防。

去年还风光无限的特斯拉,今年4月在中国市场销量直接跌了8.6%,创下近两年新低。

反观坚持激光雷达路线的理想、华为系,销量不降反升,理想L6焕新版上市首周订单就破万,华为新发布的ADS4系统更是号称要冲击L3级自动驾驶。

车企对激光雷达换赛道,主打纯视觉的车,越来越难卖了?-有驾

更扎心的是,原本死磕纯视觉的小鹏,最新款车型销量排名直接滑出前五,被后来居上的零跑反超。

这就像足球比赛里,你刚摆好进攻阵型,对手突然改打防守反击,打得你措手不及。

不过要说车企们真在技术上分出胜负了,倒也未必。

现在行业里流行个新说法:“激光雷达是安全带,纯视觉是气囊。”意思是说,激光雷达虽然不能让车变得更聪明,但关键时刻真能救命。

就像理想汽车在发布会上演示的那样:120码时速下,激光雷达能提前200米发现施工锥桶,让系统有足够时间完成变道避让;而纯视觉方案遇到突然窜出的电动车,可能得等到距离只剩30米时才能反应过来。

这种生死时速的差距,让消费者开始重新审视技术路线的选择。

车企对激光雷达换赛道,主打纯视觉的车,越来越难卖了?-有驾

有意思的是,这场较量还催生了新的营销话术。

以前车企喜欢吹嘘“全国都能开”、“越开越聪明”,现在都改口说“我们的车更耐撞”。

华为在发布会上重点展示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理想则反复播放车辆在暴雨中精准识别障碍物的视频,蔚来更是每周定时发布安全案例——这些操作就像给消费者吃下定心丸:“选我们,就是选安全。”更绝的是,连传统车企都来蹭热度,奇瑞搞了个“安全之夜”发布会,吉利直接把博越L包装成“最安全的燃油SUV”,生怕自己被贴上“不安全”的标签。

不过要说最尴尬的,还得数特斯拉。

这个曾经靠纯视觉方案横扫全球的车企,如今在中国市场被挤到墙角。

车企对激光雷达换赛道,主打纯视觉的车,越来越难卖了?-有驾

4月份全球销量下滑不说,连FSD(完全自动驾驶)系统都开始被消费者质疑:“花20万加装个系统,结果遇到鬼探头还是刹不住。”更扎心的是,特斯拉引以为傲的“纯视觉神话”,在国产车型的围攻下显得摇摇欲坠。

就像车评人老张说的:“特斯拉还在讲故事,国产车已经拿真金白银给消费者交答卷了。”

这场技术路线之争,说到底还是消费趋势变化的缩影。

以前大家买车图个新鲜,现在更看重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就像最近爆火的某款12万级车型,明明可以省下激光雷达的成本降价促销,硬是坚持全系标配,结果销量直接冲进周榜前三。

车企对激光雷达换赛道,主打纯视觉的车,越来越难卖了?-有驾

消费者用钱包投票的逻辑很简单:与其相信车企的“技术情怀”,不如要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全保障。

不过话说回来,技术路线之争远没到盖棺定论的时候。

华为最新发布的ADS4系统,号称能用AI生成1000倍于真实世界的训练数据,把激光雷达的感知能力再提升一个档次。

小鹏虽然砍掉了入门版的激光雷达,但秘密研发的4D毫米波雷达据说能实现“穿墙透视”。

更绝的是,有消息说小米即将推出的YU7车型,入门版又要改回纯视觉方案——这剧情反转得比电视剧还精彩。

车企对激光雷达换赛道,主打纯视觉的车,越来越难卖了?-有驾

看来这场较量注定是一场持久战,毕竟在智能驾驶这条赛道上,没有永远的技术王者,只有不断进化的消费者需求。

说到底,买车终究是门实用主义的选择。

当车企们还在争论技术路线时,精明的消费者早已看透本质:安全配置要全、价格不能太贵、功能得经得起考验。

就像最近热议的某款车型,明明可以靠激光雷达堆参数,却把重点放在了“10万公里零事故”的真实数据上。

这种务实的策略,或许才是打破技术路线之争的终极答案。

毕竟对普通人来说,车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辩论的——能安全把家人带回家的车,才是真正的好车。

各位看官,你们觉得是激光雷达更靠谱,还是纯视觉更有前途?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