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上的财富密码?别让车标定义你的生活价值
朋友昨天对我说。看一个家庭的经济状况。看车就知道。
他说得斩钉截铁。车子不是必需品。能养两三辆车的。绝对不普通。
我笑了笑。没接话。
车。或许是资产的显性表达。但绝不是唯一的尺子。
我们先看数据。
国内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5亿辆。平均每4个人就拥有一台车。
如果按照“有车=富裕”的逻辑。那富裕的门槛是不是太低了?
更别说很多家庭的车。是贷款买的。是二手的。是工具性质的。
你看那些跑运输的面包车。能代表车主财务自由吗?
再说一个现象。
我认识一些朋友。住在市中心。地铁公交方便。
他们不买车。不是买不起。是觉得没必要。
你把车钱省下来。理财。投资。或者只是存在余额宝。
十年后。可能比那个咬牙买豪车的同事。活得更从容。
你说。谁更“富裕”?
是账面上的数字。还是内心的安定感?
真正的富裕。从来不是炫耀性的消费。而是选择性的自由。
你想工作就工作。想休息就休息。
孩子上学不用户口绑架。家人生病不用为钱发愁。
这种“说不”的底气。比车标上的字母。贵重得多。
别忘了。还有一种“富裕”。叫体验富裕。
你开着十万的车。但每个月带家人去郊外。去露营。去看星星。
比起那个把百万豪车当通勤工具。每天堵在三环上的人。
谁的生活更丰盛?
答案。不言而喻。
所以。下次再有人用车的数量来评判你。
你可以礼貌地点头。然后继续过你的日子。
因为——
你。同意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