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500强出炉,30家车企入围,中国占10席比亚迪进前百

最近,一份叫《财富》世界500强的榜单出来了,这玩意儿每年都搞一次,就像是给全世界的大公司办的一场“期末考试”,谁的成绩好,谁退步了,都清清楚楚地写在上面。

咱们普通人可能不太天天盯着这个,但它确实能反映出很多事儿。

尤其是今年,榜单一出来,聊汽车的朋友圈子都炸了锅。

为啥呢?

全球500强出炉,30家车企入围,中国占10席比亚迪进前百-有驾

因为这份榜单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咱们天天在路上看到的汽车,它们背后的厂家,正在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大洗牌。

以前我们总觉得,好车就是德国的、日本的、美国的,但现在,情况好像真的不一样了。

咱们就拿这份榜单当个放大镜,仔细瞅瞅这汽车圈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次全球一共有30家汽车相关的公司上了榜,其中20家是国外的老牌劲旅,咱们中国占了10个席位。

这个数字本身就很有意思,说明我们的汽车工业确实有分量了。

先说说那些我们熟悉的外国大牌。

德国大众,还是汽车行业的老大,排在总榜单的第12名。

虽然名次比去年掉了一点,但它的家底实在是太厚了。

你想想,全世界的汽车厂都喊着缺芯片,它还能稳坐第一,这就说明实力不是吹的。

它聪明的地方在于,一边继续把它的看家本领——燃油车做好,另一边也在努力地搞电动车,那个ID系列虽然在国内市场感觉一般,但在国外卖得还不错。

这就好比一个武林高手,既要守住自己的成名绝技,又要偷偷练新功夫,虽然有点吃力,但地位还在。

全球500强出炉,30家车企入围,中国占10席比亚迪进前百-有驾

再看日本的丰田,排第15。

丰田的绝活是混合动力,这技术省油是出了名的。

在油价不便宜的今天,它的混动车在全球都特别受欢迎,所以它的小日子过得很滋润,利润稳稳的。

但是,大家都在往纯电动车的方向猛跑,丰田这个“混动大师”就显得有点像个偏科生,未来到底怎么样,它心里肯定也犯嘀咕。

美国的通用和福特,这对老对手,排在第35和36,挨得特别近。

它们的情况也挺有代表性。

在美国老家,它们那些高大威猛的皮卡和SUV依然是宝贝,能给它们赚大钱。

可一转头,它们也得跟着潮流造电动车,什么雪佛兰的电动SUV、福特的电动野马,都推出来了。

问题是,造电动车成本高,供应链还老出问题,导致它们虽然卖了车,但利润却不怎么好看,有点“赔本赚吆眙喝”的意思,心里挺憋屈的。

还有我们常说的豪华品牌,奔驰和宝马,分别排在第48和49。

它们的牌子毕竟响亮,买好车的人还是认它们,所以日子过得还算安稳。

它们的电动车,比如奔驰的EQS和宝马的iX3,也在高端市场里站住脚了,但要说能完全替代它们经典的燃油车,那还差得远。

全球500强出炉,30家车企入围,中国占10席比亚迪进前百-有驾

它们现在更像是在一边维持着豪华的体面,一边紧张地投入大钱搞自动驾驶和电动技术,生怕哪天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被时代淘汰了。

总的来看,这些国外的汽车巨头,就像一艘艘巨大的轮船,虽然吨位大、抗风浪,但在新能源这个新航道面前,掉头和转向都显得有些笨重和缓慢。

看完了国外的,咱们再把目光转回国内,这边的景象可就完全不一样了,简直就是一出激动人心的追赶和超越大戏。

咱们有10家企业上榜,这本身就是个值得骄傲的成绩。

最让人振奋的,毫无疑问是比亚迪。

它的排名像坐了火箭一样,从去年的143名直接冲到了今年的第91名,一下子前进了52位,这是它第一次挤进世界前一百强。

这是什么概念?

这就好比一个学生,去年还在班里中游晃荡,今年期末考试直接进了全校前十名。

比亚迪凭什么这么牛?

说白了,就是它把宝全押在了新能源上,而且押对了。

当别的厂家还在犹豫要不要全力搞电动车的时候,比亚迪已经把电池、电机、电控这些核心技术全都攥在了自己手里。

全球500强出炉,30家车企入围,中国占10席比亚迪进前百-有驾

它自己造的刀片电池,又安全又便宜,这让它在成本上有了巨大的优势。

所以我们看到,比亚迪的车价格亲民,技术还不差,销量连续几年都是全球新能源车的第一名。

现在,比亚迪的车不仅在中国卖得火,还开到了欧洲、南美、东南亚的大街上,真正开始跟国际巨头掰手腕了。

还有一个让人惊喜的“黑马”,是奇瑞。

它的排名更是夸张,从385名一下子跳到了233名,前进了152位。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奇怪,奇瑞在国内好像没那么显眼啊?

这就对了,奇瑞走的是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国际化路线。

它已经连续22年都是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的第一名了,在俄罗斯、巴西、中东这些地方,奇瑞的车就跟咱们这儿的大众、丰田一样普遍。

当国内的同行们为了抢市场打价格战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奇瑞在海外市场赚得盆满钵满。

而且,它也没落下新能源,出口的车里,新能源车占了很大一部分。

这种在国内和国外两条腿走路的策略,让它在榜单上实现了惊人的逆袭。

吉利的表现也很亮眼,排名上升了30位,到了第155名。

全球500强出炉,30家车企入围,中国占10席比亚迪进前百-有驾

吉利的老板很聪明,他搞的是“集团军”作战。

他手底下有一大堆品牌,有高端的极氪,有亲民的银河,还有领克,甚至还把沃尔沃给买了。

这样一来,不管你想买什么价位的车,想买油车还是电车,吉利总有一款能满足你。

这种多品牌、全覆盖的打法,让它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总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榜单上还有个特别有意思的新面孔,小米。

严格来说,小米集团的核心业务还是手机和智能家居,但就因为它造了车,而且第一款车SU7一出来就成了现象级的产品,它的排名也跟着猛涨了100位,到了297名。

小米的例子告诉我们,现在造车的逻辑已经变了。

以前大家比的是发动机、变速箱,现在比的是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和用户体验。

小米把做手机那套互联网玩法带到了汽车行业,用巨大的流量和粉丝效应,硬是敲开了一个全新的市场。

它的成功,让所有传统车厂都感到了压力,未来的汽车,可能真的会变成一个带轮子的智能手机。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咱们的一些老牌国企,比如一汽、东风、广汽,这次的排名反而是下降的。

这并不是说它们不努力,而是它们正处在转型的阵痛期。

过去几十年,它们太依赖和国外品牌合资了,像一汽-大众、广汽丰田这些,一直是它们的利润奶牛。

现在市场风向变了,消费者更喜欢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它们自己的新能源品牌还没能完全挑起大梁,所以业绩就受到了影响。

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在新能源这条赛道上,过去的功劳簿一点用都没有,不创新、不改变,就只能被别人超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