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9款新车集中上市,涵盖豪华旗舰与家用多样选择,明星代言助力销量攀升

最近这波新车上新有点猛,9月26号一天就来了9款,豪华旗舰、家用多面手什么都有。光从数据上看,岚图追光L的续航410公里,理想i6的综合续航能飙到720公里,再到广汽传祺向往S7 Pro+ 205公里纯电,跨度真大(这些数据都是体感和官方给的,样本有限,别全当命数)。昨天我在4S店见了个熟悉的销售,还嘟囔一句别问我,这月任务又要被新车挤爆了,瞬间知道市场有多火。

说到岚图追光L和泰山这两个小巨头,外观看确实挺豪华,竖瀑布状格栅和环形连灯造型,厂方这次设计得很用心。追光L车长5125毫米,比追光大了37毫米,轴距也宽了不少,但你知道吗,这点尺寸的提升在适配内饰空间上其实讲究很大,好比你家厨房虽然大了几平米,但怎么安排橱柜和灶台位置能高效利用,研发团队的活儿就像打麻将,摸着牌面算一步。供应链方面,63kWh的电池组看似普通,但是靠岚海超混系统,把1.5T发动机和380千瓦电机结合,相当于给汽车装了个动力的双引擎,性能和续航折中拿捏得挺好。我还刚翻了下笔记,里面写着他们搭配的是他们自家的电池管理系统,据说对电池衰减控制做了不少工作,这个细节往往是外媒没法细说的。

9月26日9款新车集中上市,涵盖豪华旗舰与家用多样选择,明星代言助力销量攀升-有驾

不过坦白说,一开始看到岚图泰山的6座布局,我还挺乐意多座位的,但后来想想,家用市场反而不一定买账——别忘了客户用车相对激进的多人次真的并不高,6座可能是情怀卖点多于实用。我这个思路转弯其实是因为聊了几个老朋友,他们说家里平时用五座够用,反而多座位占空间,这细节蛮有意思。说到这里,我突然卡壳了,这些豪华元素能带来多少加分?毕竟消费者眼里,舒适和可靠够用的配置和价格,才是主战场。

再说说吉利银河星耀6,给我的感觉是典型的装燃油车外壳的插电混动,前脸挺像奔驰AMG加持过似的,有攻击感,运动味道浓。目前预售价8.58万至11.88万,国庆价又便宜了1~6个点(样本少),这个价格段对上了不少城市年轻消费者。对比一下同价位腾势N8L,后者纯电续航170公里,但动力系统更复杂,插混组成的925马力,性能炸裂。但坦白说,腾势N8L侧重的是大玩具市场,这俩车买的人群应该有明显区别。那个价格差别你估计也能感受出来:星耀6是街头巷尾的平民玩家,N8L是高端圈的别墅区专款。售后体验我倒没有踩雷,听说腾势的电池换新周期和保养成本比一般同等级车高点,购车成本算起来就得盘算盘算,几乎得加5%-7%的维护预算(体感估算,标准不统一)。

9月26日9款新车集中上市,涵盖豪华旗舰与家用多样选择,明星代言助力销量攀升-有驾

顺便提一句,我曾经嫌麻烦不愿意折腾插混车型,觉得加油站、电桩和电池维护一套下来费劲。现在看到新一代插混像理想i6这种,搭配800V高压架构和激光雷达,续航和智能化上去,还有推广充电站的背书,确实让人有点动心。你们有没有想过,像理想这步棋,背后的技术折中和商业逻辑,是不是在走一条别人没敢走的路?毕竟很多传统车企本来就不想搞这么复杂的系统。

再聊聊传祺向往S7 Pro+,售价15.98万起,11个颜色选项,简直像在拼外观份额。出厂直接硬朗的设计和提升离地间隙30毫米,这个调整,说实话我理解是赶紧对标哈弗H6这种家用SUV市场的大众选择。和同级别里比,向往S7 Pro+在主动安全配置上还有隐藏式进气格栅和底盘护甲,算是给不少城市复杂路况留了点心眼。销售那头告诉我,这车主打的就是都市年轻家庭,特别看重低油耗和动态表现。新车纯电续航205公里,综合1150公里,打一分良心车企,但我还是怀疑,车机系统升级虽然搭载了8295P芯片,实际使用渲染流畅性能提升多少?你们开车时会不会对这类软件系统的卡顿特别敏感?

让我跳到一个我同事提到的细节:他跟我说,沃尔沃XC70取消了经典家族中网,改成封闭车头设计,这映射新能源的浪潮背后品牌转型和继承之间的矛盾。光凭造型谁能想到,这车1.5T发动机加三电机,综合功率340千瓦,四驱版零百加速5.1秒,这样的动力输出,和BBA插混车型相比,感觉更线性和流畅。综合性能上,沃尔沃在安全和动力之间取得了不错的平衡。就是说,沃尔沃这一次完全不是水桶车,加速感明显比某些德国名牌插混车要顺。你觉得呢?你会愿意花这个价买个没脑子加速感强的车吗?

9月26日9款新车集中上市,涵盖豪华旗舰与家用多样选择,明星代言助力销量攀升-有驾

说到雷克萨斯LS 2026款亮相,新增的纯电版本搭载固态电池,官方说充电12分钟补充500公里续航,听上去就像科幻小说里的神操作。固态电池大概就是手机里的全新换电池技术,容量又大又安全,同时解决了传统电池充电慢的痛点。但说实话,我没细想过,这么快的充电速度背后,是不是厂商还会遇到成本、耐久性上的坑?保证后期不变成话题造车的例子,是个大问题。毕竟韩国和日本的材料供应链还能撑多久,也许这是未来几年供应链最头疼的点,(这段先按下不表)。

还有个猜测,没有靠谱数据但我觉得合理——这波新车里,好多主打纯电和插混,是品牌试图在不同细分市场破局,否则没法覆盖那么多消费人群。你觉得车企是为了赶上新能源风口,还是纯粹是抢地盘?

你有没有发现,同一价位里,不同品牌靠硬件和软件来吸引用户,走得其实是两条路。比如我刚才说的岚图和理想,前者更多强调融合设计与豪华配置,后者则用续航和智能化的数字占领用户心智。实际上一线销售也说,智能体验和配置丰富度,常常比纯机械性能更能打动消费者。你怎么看?是不是也有点麻烦但实用的节奏?

9月26日9款新车集中上市,涵盖豪华旗舰与家用多样选择,明星代言助力销量攀升-有驾

买车没标准答案。想起昨天晚上和修理工朋友的对话,他说:你别总盯着数据,看实车,开起来顺不顺心,维修划不划算,才是王道。这话扎心了。我到底是理性分析技术派,还是一头实用主义用车人,自己还得再琢磨。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新车尤其豪华或智能配置多的车,坐进驾驶室的那一刻,你会不会有种奇怪的仪式感?比如握着方向盘的触感特别细腻,按下启动键,后台多屏互动自动调整音量,副驾屏独立播放,从心情上讲,这些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软实力,却决定了你到底愿不愿意签那个订单。

9月26日9款新车集中上市,涵盖豪华旗舰与家用多样选择,明星代言助力销量攀升-有驾

今天聊这么多,端午节前买车的念头又被点燃了,不然等年末又一堆新潮车上市,真得绕个大弯。话说,你最近摸过哪辆新车,最让你心跳加速的细节是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