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易创新:NOR Flash 全球第二破局,车规 MCU 叩开特斯拉大门

当 Model Y 的智能座舱启动时,我们的 NOR Flash 正在高速加载系统程序,Optimus 机器人的灵巧手控制则离不开车规 MCU 的精准调度。”2025 年 10 月,兆易创新车载业务负责人在特斯拉供应链沟通会上的发言,揭开了这家中国芯片企业的全球化突破 —— 其 NOR Flash 以 18.5% 的全球市占率稳居第二,车规级 MCU 更成功打入特斯拉供应链,成为中国半导体 “硬科技” 突围的鲜活样本。
兆易创新:NOR Flash 全球第二破局,车规 MCU 叩开特斯拉大门-有驾
NOR Flash:从技术空白到全球第二的逆袭
兆易创新的存储芯片征程始于 2008 年。彼时,朱一明带领团队研发出中国内地第一颗 8Mb SPI NOR Flash 芯片,一举打破美光、旺宏等国际厂商的垄断。“当时国外厂商占据 90% 以上市场份额,我们连客户的样品测试机会都很难拿到。” 回忆创业初期,兆易创新资深工程师王磊坦言。
持续的技术迭代成为破局关键。2020 年,公司率先推出 2Gb 高性能 SPI NOR Flash,解决物联网设备大容量代码存储难题;2022 年研发的 1.2V 低电压产品将运行功耗降低 30%;2025 年更实现 45nm 节点大规模量产,存储密度较前代提升 50%。这种 “迭代速度比国际巨头快半年” 的节奏,使其产品覆盖 512Kb 至 2Gb 全容量范围,适配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多场景需求。
市场数据印证了技术价值。据 Web-FeetResearch 报告,2024 年全球 NOR Flash 市场规模达 26.99 亿美元,兆易创新以 18.5% 的份额位列全球第二,不仅是内地首家跻身前三的企业,更在国内市场占据超 40% 份额。值得关注的是,其车规级 NOR Flash 通过 ASIL-D 最高功能安全认证,数据保留周期达 15 年,单台 ADAS 系统配置量可达 32-128Mb,已批量供应特斯拉 Model Y 智能座舱与比亚迪汉的驾驶辅助系统。
兆易创新:NOR Flash 全球第二破局,车规 MCU 叩开特斯拉大门-有驾
车规 MCU:三年攻坚敲开特斯拉大门
如果说 NOR Flash 是 “基本盘”,车规级 MCU 则是兆易创新的 “冲锋号”。2022 年,公司 GD32A7 系列车规 MCU 正式量产,这款采用 ARM Cortex-M7 内核的产品,算力较前代提升 2 倍,温度适应范围覆盖 - 40℃至 125℃,完美契合汽车电子严苛要求。
打入特斯拉供应链的过程堪称 “千锤百炼”。特斯拉对车规芯片的可靠性测试包含 10 万小时无故障运行、1000 次温度循环等 72 项指标。兆易创新组建 30 人专项团队,针对特斯拉 Optimus 机器人灵巧手的控制需求,定制开发存算一体方案,将模块功耗降低 30%,最终在 2024 年通过认证。“仅 EMC 电磁兼容测试就做了 18 轮,每一轮都要优化芯片布局。” 项目负责人李娜说。
如今,兆易创新车规级 MCU 已形成 “全覆盖” 格局:不仅供应特斯拉 Optimus 的感知决策模块,还进入比亚迪、蔚来等头部车企供应链,单车价值量从传统车型的 20 美元跃升至智能电动车的 200 美元以上。2024 年数据显示,其 32 位通用 MCU 国内市占率第一,全球排名第八,累计量产超 700 款产品,成为车规芯片国产替代的核心力量。
兆易创新:NOR Flash 全球第二破局,车规 MCU 叩开特斯拉大门-有驾
研发护城河:三年投 34 亿建 “技术锚点”
亮眼成绩背后是巨额研发投入。2022 至 2024 年,兆易创新研发投入合计达 34 亿元,2024 年单年投入 12.56 亿元,占营收比重稳定在 20%,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在其 1540 名技术雇员中,硕士以上学历占比超 60%,累计持有 1043 项专利,构建起 “存储 - MCU - 传感器” 的技术协同生态。
这种研发强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竞争力:在 DRAM 领域,量产 17nm DDR4 芯片,打破三星、海力士垄断;SLC NAND Flash 以 5000 万美元收入位列全球第六,成为工业控制领域首选;自研的 IGBT 芯片更降低了对外部供应链的依赖。“我们的核心技术自研率超 90%,这让我们在供应链波动时能保持稳定交付。” 研发副总裁张晖表示。
兆易创新:NOR Flash 全球第二破局,车规 MCU 叩开特斯拉大门-有驾
全球棋局:从替代到引领的新征程
兆易创新的突围正重塑全球半导体格局。在 NOR Flash 领域,它打破 “美光 - 旺宏 - 华邦” 的传统三角,成为第一家进入全球前三的中国企业;车规 MCU 则终结了意法半导体、瑞萨等厂商在高端市场的垄断,迫使国际巨头将部分产能转向更先进制程。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赋能新兴产业。随着特斯拉 AI5 芯片量产,其对存储芯片的需求预计增长 3 倍,兆易创新的 45nm NOR Flash 与高算力 MCU 已提前完成适配,有望在 2026 年实现相关业务营收翻倍。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公司与优必选共建联合实验室,开发的定制化方案已应用于 Walker X 的 22 自由度灵巧手。
“从填补空白到参与规则制定,我们花了 20 年。” 朱一明在 2025 年战略发布会上指出,兆易创新正构建 “感存算控连” 全链条生态,未来三年将重点攻坚 LPDDR5 存储与车规级 SoC 芯片。当黄河畔的晶圆厂机器轰鸣,北京研发中心的工程师们仍在挑灯夜战 —— 这家中国芯片企业的故事,正是半导体国产化浪潮的生动注脚。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