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尊重公民财产权!再次呼吁取消摩托车13年强制报废政策

最近我看了一个短视频,名字叫作“一辆摩托车的葬礼”,可以说是这几年里让我最动容的小片段,看了好几遍,眼眶都湿了。

李稻葵:尊重公民财产权!再次呼吁取消摩托车13年强制报废政策-有驾

讲的这个故事是关于一位年轻人,十年来一直骑着一辆摩托车。这车一路陪伴他穿梭北京的大街小巷,带他欣赏祖国的壮丽山河,还帮他找到了心仪的女友。这辆摩托车不再仅仅是一件交通工具,而变得有感情、有灵魂,仿佛成了他的伙伴。不过,到了第十三年的时候,强制报废的规定让这辆车必须离开他了。于是,他为它举办了一场葬礼,在熊熊烈火中和它告别。

咱们来沾点儿热乎,仔细琢磨琢磨这事儿。它的来头,正是咱们现行的摩托车13年必须报废的国家规矩。其实,这个规定早就该改改了。我做了15年的政协委员,过去七八年一直为这个问题四处奔走,呼吁改一改。

这规定得改一改哦,原因挺明显的。第一,强制让摩托车13年就报废,实际上是违反了咱们的物权法和民法嘛。毕竟,摩托车是个人的财产,这点儿产权的尊重吧。如果它还符合环保和行驶标准,那就应该允许老百姓继续骑,不能因为年份到了就强制退出,法律上这做法真说不过去。

这块儿也不太合乎经济运转的道理。要是强制报废,结果就是骑摩托的成本不知不觉地提高了,没形象地打击了摩托车旅游啥的相关产业链,这样一来,不利于咱们国家鼓励消费的大环境。

再说了,汽车、乘用车、私家车、非运营车这类车早就不用强制报废了,只要每半年或每年做个年检,达标环保安全就能走,为什么摩托车还敢不取消这个规定呢?

李稻葵:尊重公民财产权!再次呼吁取消摩托车13年强制报废政策-有驾

再加一句嘛,13年那会提出摩托车13年就得强制报废,已经过去了好多年,现在摩托车的品质嘛,都挺高端的,基本上不存在安全隐患,也没啥道路管理上的麻烦了,这些问题咱们早解决了。为什么不能跟着时代走,把12年的强制报废政策给废掉呢?

我一直挺希望和朋友们聊聊这个事,自从将近10年前我一直在呼吁这方面的事儿。有个观察挺明显的,那就是,关于摩托车13年强制报废取消的改革,政府的各个部门领导,特别是年轻一些的,都是非常支持、挺友好的。那会儿我每年3月份都写政协提案,到了六七月份或者更早的时候,他们的反馈都挺客气、理解,也挺支持的。可到现在,为什么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呢?

我观察到啊,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其一是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难题。因为,取消摩托车13年强制报废这个事儿,牵扯到商务部、公安部、工信部等等不少部门。有的部门就会说,你们摩托车13年要强制报废,那农用机械是不是也得取消13年强制报废?要是大家都在一个阵营搞改革,结果互相扯皮,推进起来就变得挺困难,需要协调的部门太多。有没有可能咱们能先把某一种方案成熟了,推出去,而不必等待所有部门都准备好呢?

第二个原因嘛,很多其他政策似乎跟这个搞得不是太搭,没有一个统一的步调,导致咱们的改革慢了不少。比方说,三年前就说马上可以开始推行了,可结果一讨论,突然又有人提倡家电以旧换新,强调加快折旧速度。大家就觉得,这跟取消强制报废的政策是不是有点矛盾呢?两边的政策搞得好像不太协调,影响了整体推进的节奏。

李稻葵:尊重公民财产权!再次呼吁取消摩托车13年强制报废政策-有驾

其实,摩托车13年取消强制报废这事儿,实际上是帮着降低了车主们的花费,也推动了市场的消费热度。要是还想继续激活摩托车的购买热情,搞个摩托车的以旧换新,怎么说也不算冲突。

因为这个原因,政策之间互相有冲突,各个部门也在角力,政策要反复会签一通,结果导致我们本来达成的改革共识被推迟了。说到这里,我不是在抱怨,而是以更积极的态度呼吁。我坚信,摩托车13年强制报废政策的取消,未来不久就能实现。但是,这件事也提醒我们一个重要的改革原则,那就是要专注一项,稳扎稳打地推进。不要把一项简单的改革搞得复杂 cumbersome,这也是我想表达的,也许对不关心摩托车的人来说,这个道理也有一定的意义。

#热问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