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
智能汽车安全警示:事故后车门为何成逃生阻碍?
成都天府大道一辆小米SU7在碰撞后起火,多名路人试图救援却因车门无法打开而失败,最终驾驶员不幸遇难。这起悲剧引发人们对智能汽车安全设计的深思。
现场视频显示,车辆失控后与绿化带碰撞翻滚,迅速起火。多名路人上前救援,试图拉开车门无果,有人甚至用工具砸窗,但火势迅猛,最终只能等待消防人员到场切割车身。为何在关键时刻,救命之门如此难开?
据了解,小米SU7采用电子按钮开门设计,类似后备箱开启方式。这种设计在车辆断电时可能失效,从外部难以打开。虽然车内配备机械开门装置,但在紧急情况下,驾驶员可能因失去意识无法操作。这不禁让人质疑:在追求科技感的同时,是否忽略了最基本的安全保障?
类似事故并非个例。近年来,多起新能源汽车事故中都出现了车门无法打开的情况。隐藏式门把手、电子门锁等设计在提升车辆美观和科技感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当车辆发生严重碰撞导致断电时,这些依赖电力的系统就可能失效。
汽车安全专家指出,理想的设计应该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从内外开启车门。目前,《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已发布,未来可能对车门把手的安全性能提出更严格要求。这起悲剧提醒我们,汽车智能化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安全保障的基础上,任何设计都不能以牺牲基本安全为代价。
在选购车辆时,消费者不妨多关注车门开启等基础安全设计。毕竟,当意外发生时,这些看似普通的功能可能成为救命的关键。车企更应把安全性放在首位,让科技真正为安全服务,而不是成为安全的隐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