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克至境L7刚亮相时,我脑子里浮现的第一反应,就是哇,这续航真能亮。你知道的,现在新能源市场最被打动的,还是长续航。其实我在路上试过一台大概三年前的某品牌增程车,续航300上下,算是还行,但那会儿还在想,不能真是吃得下去用得完吧?到至境L7,心里有点小激动,毕竟,官方给出的数据是超1400公里的综合续航(这段先按下不表),如果是真的,那可能会确实解放续航焦虑。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想起上周还聊了个朋友,他做销售的。人家说:你别看车子外头那么高大上,其实内里算法还得算算,公里数都只是个估算,路况、温度、负载都影响。这句话我反思了一下:在研发和供应链的角度,所谓续航其实和生活场景里吃饭一样,是个估算值。你能保证每天都跑在阴天还不堵车,续航大概会高出点点;反之呢,温差大、电池老化快,续航就白打了。
至境L7的外观,挺符合那种未来派中大型豪华轿车的范儿。前脸像个打了极细白色光的星空,我挺喜欢那种细节,感觉一眼就知道这是个智能化的车。车身线条也很流畅,溜背是设计趋势,但大伙儿会担心空间会不会被牺牲?实际上,轴距够长,空间还算宽敞,就是那个车门的隐藏式设计,挺酷的,但你想想,维护或者后来更换零件,有没有不方便?这个我没深究,但像无框车门那玩意儿,出点问题修起来其实挺麻烦。
我想打个比方:就像我们买手机,尤其是旗舰机,颜值都很漂亮,但你用久了,一点小问题都得琢磨半天。至境L7的配置,也差不多,配备了10.25英寸仪表盘,15.6英寸中控屏,还有个50英寸的AR-HUD,科技感十足。支持多种手机互联,Apple CarPlay、华为Hicar,虽然我一直觉得这个东西挺鸡肋——还不如直接用手机连接的快速便捷(这段先按下不表),但至少显示,厂家还是想把智能做得更全面。
对比同价位的车型,我感觉,至境L7在座椅上做得挺人性化。零重力座椅,支持120度调节,带腿托,简直像个移动沙发。但我在想,实际上零重力座椅的科技,也就是让你坐着更放松,长途开车撑着的确舒服,但日常使用频繁调节这些功能,倒是觉得麻烦。你们有没有过那种:调座椅调了半天,突然想,哎,反正也用不惯,那就算了。
说到舒适,我还发现后排座椅有按摩、加热、通风,简直就是个小豪华套房。我有个朋友开过一台更贵的豪华车,他说:你们那种标配带按摩的,除了觉得高级,还真有用吗?我觉得,端看用场——有时长途旅行确实能帮忙放松,但平时上下班,真有人真用得到?这个还挺有意思。
动力系统,估算一下:1.5T增程器,115千瓦,虽说不算大功率,但结合252千瓦的驱动电机,百公里加速只要5.9秒(这是经过我心算的粗略估计),油耗低是个亮点——大概0.5L/100km偏差点(样本少,不代表绝对)。况且,40.2kWh的电池,纯电续航大概在302公里(体感数据),加上增程,整个续航能上到1400公里。这对于我来说,瞬间觉得不用担心里程问题了。快充只要18分钟,能不能真正满足日常?我倒觉得,增程车最麻烦的,还是充电的便利性——这个点得看场景。
我试着想,实际使用中,130kW的快充,意味着在高速路上补电能快点,但偏偏去年我还遇到过车站充电排长队的情况。现在这个车的续航拉得那么远,像我这种随意出门的脾性,倒是没那么担心充电焦虑。话说回来,像我有一两个小疑问:超长续航后,电池老化会快嘛?我猜可能会比普通车要快点(这点我没细想过,只是心里一猜),反正目前还没看到太多数据。
市场方面,官方估算售价大概在25万左右。追问:这样的价位,真的能跟 S9增程版、阿维塔12抗衡吗?我觉得还得看品牌影响力和配置打得多扎实。你会不会觉得,别克在高端新能源车里,还是得弯下腰去,跟那些新造出来的品牌拼个品牌忠诚度?
我记得在预售会现场,有个销售和我说:你看这个豪华感、科技感、续航,都能压过一些贵点的车。但我心里暗想:只是看着高端不一定等于体验到了真正的高端。说到体验,我突然卡壳了:车里面那个零重力座椅,真的像宣讲那么神?我不免又开始怀疑:坐久了是不是也会觉得没差别?其实我也没用过那个座椅,光是想象一把真贵的真皮加上按摩功能,心里总觉得:是不是花了钱,实际上用不到这些豪华。
我在想,亮点多归亮点,但这个车还能不能深入人心呢?这个问题不算大,但一直摆在心里。你们有没有过那种:一台车的科技和配置都挺好,但用了几天后,发现其实惯了,它的奢华就变成了多余?我也在想,或许,最打动人的,还是那些小细节。
正对着车门,我注意到车身颜色有暗紫色和金沙色——奇怪的组合,倒是挺有特色的。这让我觉得:未来的汽车,会不会开始变得越来越像生活用品,讲究点个性而非单纯追求品牌和硬件?你会不会也有点这样觉得?还是我太多幻想了?我对这个个性化还没太想明白,或许只是一种视觉差异而已。
至境L7这个点子挺吸睛,要不要等价格出来,看看派样评测,才知道这款车值不值得奔时间去排队。毕竟,时间和钱,总不是那么容易兼得。你有没有注意到,身边最近好像少了那种疯狂追求续航的争议——大家都在默默等待,能把续航拉得越远越好,可能比那些反复强调安全性能的讨论更能打动人心。
那个细节我没有说完——车内那个巨大屏幕,真得用手试试操作才能知道它顺手不顺手。像我这样每天在路上折腾的,实际上用到的,往往也就那么几次。你会不会觉得,现在的车越做越多屏幕,其实挺累的?日常生活中,最低调的细节,才是真的用得顺的秘籍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