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泥地撒欢的渴望,一边是水泥丛林的羁绊,这届买家,胃口忒刁。尤其是在新能源车这档子事上,既惦记着诗意栖居,又舍不下眼前的苟且。长城坦克,近来祭出两套混动方案,Hi4-T和Hi4-Z,简直要把选择困难症患者逼上梁山。
坦白讲,起初我也云里雾里。都是混动,都是四驱,难道不该“一招鲜吃遍天”吗?细细咂摸才明白,这背后是长城对越野市场更精微的庖丁解牛:Hi4-T,专攻硬核玩家,简单粗暴,就是要带你翻山越岭;Hi4-Z,则更像是都市雅痞,偶尔郊游打卡,更多时候还是在康庄大道上踱步。
这种分级,老司机们,或许心领神会。毕竟,不是谁都得天天玩命攀岩,也不是谁都乐意牺牲舒适度去豪赌极限性能。长城敢把技术细分晾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讲,也算得上是童叟无欺。毕竟,挑错车,轻则挠头,重则真要出岔子。
先聊聊这Hi4-T,这套系统最硬核之处,莫过于它的机械四驱。现在不少新能源越野车,玩的是解耦式四驱,说白了,就是前后轴之间没钢筋铁骨的连接,仰仗电机来调兵遣将。这种结构的优点是省油、轻巧,但短板也昭然若揭,一旦某个电机掉链子,或者撞上极端路况,很可能就直接趴窝。
魏建军在上海车展上就直言不讳地点破了这个软肋:解耦系统在骨灰级越野中,四轮步调不一时容易局部过载,然后拉杆就折了。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在荒郊野外,拉杆断裂基本就等于凉凉。Hi4-T的机械四驱,就是为了堵上这个窟窿。它通过齿轮咬合,确保四轮始终同频共振,规避了单侧失灵的险情。这种设计,让渡了一点燃油经济性,但换来的是更高的可靠性和脱困能力。归根结底,这是一种机械冗余设计,用更靠谱的物理结构,来抵御极端挑战。
不仅如此,Hi4-T还使了个P2架构,只用一个电机,就能达成发动机和电机的珠联璧合。这种架构的长处是结构精简,传动效率高。另外,坦克的P2架构还特意针对越野场景,对电池包进行了量身定制,避免磕碰和高温梗阻。这些细节,都映衬着长城对越野的精通和对安全的珍视。
再瞅瞅Hi4-Z,这套系统更看重城市通勤的安逸和燃油经济性。它使的是功率分流系统,说白了,就是能把发动机富余的劲儿回收起来,给电池补给能量。魏建军还用“一只手举着摄像机,也不耽误吃驴肉火烧”来调侃这套系统的效率,听着挺贫,但意思明明白白:这套系统很灵泛,能做到边走边充。
坦克500 Hi4-Z,就是这套系统的开路先锋。它在泛越野领域的表现,着实不俗。毕竟,它身兼超长续航、超强性能和超高能效。而且,坦克500 Hi4-Z还用了功率分流系统和专属迪翁式五连杆后悬架,更进一步熨平了越野性能和城市道路舒适性之间的褶皱。换句话说,Hi4-Z就是更适合城市游牧的越野车。200公里的纯电续航,也足够应付寻常代步的需求。
现如今,市场的回响也印证了长城这套“双管齐下”的策略是奏效的。Hi4-T,仰仗其硬核的越野身手,赢得了越野老炮儿的颔首。搭载Hi4-T系统的坦克400、坦克500和坦克700系列车型,销量一路看涨。Hi4-Z,则凭借其舒适性和燃油经济性,俘获了更多城市用户的芳心。坦克500 Hi4-Z,自问世以来,累计交付已经突破10000辆。
是以,Hi4-T和Hi4-Z的横空出世,不单单是长城在混动技术上的两种押注,更是对形形色色用户需求的精准狙击。一个是铁骨铮铮的硬汉,一个是柔情似水的暖男,总有一款能挠到你的痒处。并且,坦克还在不遗余力地升级OTA,让驾驶体验更知冷知热。未来,坦克品牌还会矢志不渝地以技术驱动产品价值,给用户带来更多可能。
当我们一贯地将越野车粗放地划分为“能越野”和“不能越野”时,是否忽略了用户对越野的渴求其实是有段位的?长城坦克,用Hi4-T和Hi4-Z两套系统,给出了一个更细致入微的答案。单从市场风向来看,这种精确定位,的的确确戳中了消费者的G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