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道 L90 这次的定价,是在行业里投了颗炸弹。
整车购买 26.58 万起,租电方案直接干到 17.98 万起,比预售价还低了 1.41 万。
就这价格,同级别的理想 i8、问界 M9 纯电版看了怕是得坐不住。
理想 i8 起价 32.18 万,问界 M9 纯电版逼近 50 万,乐道 L90 直接拉出 5 - 10 万的价差。
这哪是竞争,摆明是降维打击。
17.98 万,这个价格放在以前,想拿下一辆 5 米级的纯电旗舰 SUV,想都别想,现在居然成了现实。
要我说,李斌这次是铁了心要在市场里撕开个口子。
这个价格,不仅让那些准备买中高端燃油车的人动摇了,就连原本考虑增程式车型的消费者,估计也得掂量掂量。
毕竟,花少的钱,能拿到纯电车型,还有蔚来那套换电体系加持,换谁不心动?
当然,要是只靠低价,乐道 L90 也走不了很远。
它能火,产品力还是过硬的。
车身尺寸 5145×1998×1766mm,轴距 3110mm,这空间表现,同级里没几个能打的。
官方说 “6 人 10 箱无压力”,我一开始还觉得是夸张,看了实车才发现,前备箱 240L 加上后备箱 430L,真不是吹的。
家里要是有老人小孩,出门带点婴车、露营装备,完全不在话下。
第三排也没糊弄,坐垫高度 330mm,靠背角度 38°,腿部空间也优化过,坐成年人没问题,这可比很多七座车第三排只能当摆设强多了。
动力和续航也没拉垮。
两驱版最大功率 340kW,CLTC 续航 605km;
四驱版 440kW,续航 570km。
日常家用或者短途出游,完全够用。
而且它还复用了蔚来 ET9 的电驱系统,轻量化做得不错,比同级车型轻 200 - 300 公斤,这不仅能提升续航,驾驶感受也能好点。
智能驾驶方面,乐道 L90 用了纯视觉方案,7 颗 800 万像素高清摄像头、4 颗 300 万像素环视摄像头,还有 4D 成像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雷达,再加上英伟达 Orin X 芯片,高速和城市辅助驾驶都能搞定。
别觉得纯视觉就不行,这套配置,应对日常路况绰绰有余。
蔚来上海区域公司总经理夏庆华都说了,加入公司十年,App 卡过不少次,销售系统被挤爆还是第一次。
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有图为证,系统提示 “访问人数过多,请稍后重试”,这背后是实打实的订单量。
有销售渠道透露,就广州地区,上市当晚大定订单就突破 3000 台,当地现车储备约 4000 台。
全国多地展厅深夜还在排长队,销售都说 “客户像买菜一样下单”。
这种场景,在近几年的车市可不多见,尤其是在中高端 SUV 领域。
这也能理解,毕竟性价比摆在那。
花少的钱,能买到空间大、配置全、续航够的纯电 SUV,还有蔚来的换电体系兜底。
3400 座换电站覆盖全国,3 分钟满电,比加油还快,这对于有续航焦虑的人来说,吸引力很大了。
说实在的,蔚来这两年日子不好过。
2025 年上半年总交付 11.42 万辆,仅完成全年 44 万辆目标的 26%。
李斌定下的四季度盈利、销量翻番的目标,看起来有点悬。
而乐道品牌被寄予厚望,要在四季度实现月销 2.5 万辆,其中 L90 得承担 1 万辆的任务。
之前乐道 L60 表现一般,月交付量在 4000 - 6000 辆徘徊,没能扛起大旗。
所以 L90 的上市,对蔚来来说就是背水一战。
从目前的市场反应看,李斌赌对了。
L90 的爆单,不仅能带动蔚来的销量,还能提升品牌士气。
重要的是,BaaS 电池租用方案把电池从成本项变成订阅式现金流,这对蔚来的财务状况也是个利好。
秦力洪说这个定价还有合理的毛利,看来蔚来在成本控制上下了不少功夫,技术复用、供应链优化这些手段,总算见到成效了。
乐道 L90 的出现,可能会让纯电 SUV 市场的竞争格局发生变化。
以前,20 万级别的纯电 SUV,要么空间小,要么配置低,想找个大空间、高配置的很难。
L90 把 900V 高压平台、空悬、Orin 芯片这些原本在 40 万级车型上才有的配置,下放到 20 万级,这一下就把消费者的期待值拉高了。
其他车企要是不跟进,估计市场份额得被蚕食。
理想 i8 刚上市没多久,就碰上 L90 这么个狠角色,接下来肯定得想对策。
是降价,还是加配置?
这对他们来说,是个难题。
而且 L90 的爆火,也说明消费者对纯电车型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增程式车型这两年很火,但 L90 用 “换电自由 + 极致能效” 证明,纯电车型只要产品力够强、价格合适,完全能和增程式抗衡。
最后总结
乐道 L90 这次是真的火了,不是靠营销吹出来的,而是实打实的性价比和产品力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销售系统被挤爆,虽然听起来有点夸张,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它的热度。
对蔚来来说,L90 是救命稻草,能不能完成全年目标、实现盈利,就看它的表现了。
对整个车市来说,L90 的成功可能会引发一场价格和配置的内卷,最终受益的还是消费者。
声明:文中数据和事件都来自权威媒体公开报,文章仅一家之言,个人粗浅思考,仅供交流,并无不良导向。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