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广告协会发文,坚决对无底线的汽车广告营销踩下“刹车板”,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
中国广告协会指出,当前一些汽车厂商在广告和营销宣传中存在诸多乱象 。例如,部分厂商片面强调辅助驾驶功能,故意使人误解辅助驾驶就是自动驾驶,将L2级辅助驾驶包装成可以“放心睡”的高阶智能驾驶 。还有厂商夸大自动驾驶功能,称其可在多种路况下实现自动变速,然而实际使用中却存在诸多限制 。此外,一些厂商刻意掩盖导航系统存在技术缺陷甚至错误指引等汽车安全关键信息,或者夸大续航里程,宣传满电状态下续航935公里,实际却只能达到600公里 。更有甚者,完全罔顾事实和生活常识,编造虚假信息,如某智能汽车品牌宣称“时速200公里瞬间刹停”,某品牌智能汽车的碰撞测试视频中,家用汽车竟能将八吨重的卡车撞得四轮离地,车厢弹起,其虚假程度令人咋舌 。
中国广告协会强调,《广告法》规定广告应真实、合法,导向正确,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智能网联汽车屡屡出现的无底线营销,是对各方都不利的“多输”局面 。对汽车行业来说,这是行业内卷的表现,破坏了市场秩序 。对于诚信合法经营的厂商来说,属于不公平竞争 。对于消费者来说,侵害了消费安全这一法定基本权利 。对品牌自身而言,不仅可能因违法受到处罚而产生恶劣影响,还会因社会的质疑而失去信任,这对品牌是毁灭式的伤害 。
针对智能网联汽车营销中的突出问题,有关部门已开始出手整治和规范。8月,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就相关问题向社会征求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企业广告活动和商业宣传行为监督。中国广告协会也呼吁汽车厂商作为广告和营销传播的第一责任人,应树立责任营销意识,及时更改不符合规定的广告和信息 。广告制作和发布单位、视频生产和互联网平台等信息传播单位要加强内容核查,对于违法违规内容不予制作发布,已经上线的应立即下线,绝不能推“流”助澜 。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