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曾经被唱衰的智界汽车,这周竟以一场技术发布会彻底扭转了舆论风向?就在三个月前,社交媒体上还充斥着“续航虚标”“系统卡顿”的吐槽,甚至有人调侃“买智界不如买电动自行车”。可就在本周三的深圳湾发布会现场,当CEO林峰亲自演示新一代超充技术——5分钟充电续航300公里时,直播间弹幕瞬间被“卧槽”“这波翻身仗漂亮”刷屏。
从群嘲到真香,技术才是硬道理 智界的逆袭绝非偶然。去年冬季那场“续航缩水50%”的危机,直接把品牌逼到悬崖边。网友@科技老猫曾发帖嘲讽:“北方车主开暖风后,智界直接变‘智障’。”但鲜少人注意到,危机后智界工程师团队直接扎进内蒙古极寒测试场,三个月内迭代了电池温控算法。今年初的冰雪试驾会上,-30℃环境下实测续航达成率83%,数据一公布,连车评人“毒舌车神”都改口:“这回是真下本钱了。”
更绝的是智能驾驶的弯道超车。当友商还在宣传“L2.999级辅助”时,智界悄咪咪拿下了上海高架无接管实测第一名。知乎上有用户拆解过他们的BEV+Transformer算法,发现竟比行业主流方案省了20%算力。“就像用小米手机的价格做出了苹果的流畅度。”这背后是CTO张野带队的死磕——据说团队连续半年睡在实验室,咖啡机都熬坏了两台。
用户口碑的翻身仗,藏在细节里 老车主李敏的遭遇很有代表性。她去年提车时遭遇车机黑屏,气得发长文控诉。没想到三天后工程师带着新固件上门,不仅修复bug,还顺手优化了她的空调出风逻辑。“现在中控屏比我家iPad还顺滑。”这种“海底捞式售后”正在形成裂变效应。微博上#智界OTA惊喜#话题里,有人晒出系统更新后新增的“宠物模式”,有人炫耀突然解锁的隐藏彩蛋——雨天自动关窗功能。“别的品牌把用户当韭菜,智界把车主当产品经理。”
本周的财报电话会上,林峰那句“未来三年研发投入翻倍”让资本市场炸了锅。要知道,去年此时他们还被质疑“现金流撑不过Q4”。但当你看到发布会大屏上闪过的那行小字——“已申请专利1,872项,其中637项与电池相关”,就会明白这场翻身仗早埋下了伏笔。难怪有投资人调侃:“现在抄底智界股票,就像2016年押注特斯拉。”
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不过狂欢之下仍有隐忧。超充站建设速度能跟上吗?华为问界、小米汽车的围剿怎么破?知乎热门讨论帖里,资深分析师@硅谷密探算过一笔账:要实现“5分钟快充”,电网改造成本是普通充电桩的8倍。但粉丝们显然更乐观,B站上那条《我用智界跑完川藏线》的vlog里,车主对着雪山大喊:“当初骂我人傻钱多的,现在求着借车试驾!”
或许这就是科技行业最迷人的地方——永远有机会重写剧本。当友商还在为“降价换销量”纠结时,智界已经用一场技术奇袭证明:用户愿意为真实创新买单。至于明天?林峰在发布会结尾的彩蛋已经给出答案:大屏闪过一行火星车专利图,配文“下一站:地球之外”。
(所以问题来了:如果你有30万预算,会为这样的逆袭故事掏钱包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