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惨了!谁把上汽飞凡F7逼到降价3.2万?压力来到了比亚迪这边
最近车圈可真是热闹,各种“价格战”打得是天昏地暗。这不,上汽飞凡F7又搞了个大动作,限时一口价16.29万元起,这波操作直接让它的起售价比之前的22.99万元低了近6.7万,说降价3.2万都算保守了。消息一出,朋友圈、车友群瞬间炸锅,有人惊呼“这价格是来交朋友的吧?”,也有人开始嘀咕:“飞凡这是不是太惨了?背后到底是谁在逼它?”更有人直接把目光投向了比亚迪,觉得这波压力已经精准传导过去了。作为一个混迹车圈多年的老司机,我今天就带大家伙儿好好聊聊这事儿,看看飞凡F7这波“降价求生”,到底是悲壮还是精明?
先说说飞凡F7这台车本身。它可不是什么“油改电”的老古董,而是一台正儿八经的中大型纯电轿车,车长超5米,轴距3米,妥妥的C级车身材。开在路上,那气势一点不输BBA。外观设计上,它走的是“羽逸”家族风,溜背造型配上无框车门,运动感和高级感直接拉满。新增的“银河护卫”配色,在阳光下能玩出各种光影魔术,回头率绝对不低。坐进车里,最抓眼球的莫过于那块43英寸的三联屏,由10.25英寸仪表、15.05英寸中控和12.3英寸副驾屏拼接而成,科技感爆棚。配合高通骁龙8155芯片,车机流畅得跟玩手机似的,完全没有卡顿。这配置,放在30万级别的车上都不算寒酸,现在十几万就能拿下,你说香不香?
再聊聊它的“硬实力”。动力方面,后驱版250kW的电机,5.7秒破百;四驱版综合功率400kW,3.7秒就能让你体验什么叫“推背感”。这个加速成绩,别说日常超车了,就算偶尔想和朋友“飙”一下,它也完全能给你面子。续航上,77kWh和90kWh两种电池包,CLTC续航分别是576km和666km,支持快充,基本能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通勤和中短途出行需求。智能驾驶也没掉链子,全系标配RISING PILOT系统,27颗传感器,L2级辅助驾驶是基操,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这些功能一个不少,跑高速能大大减轻驾驶疲劳。这么一看,飞凡F7简直就是“六边形战士”,外观、内饰、动力、续航、智能化,样样都不弱。
那么问题来了,产品力这么强,为什么非得降价呢?谁把它逼到这份上? 我觉得,与其说是某个特定的“对手”在逼它,不如说是整个新能源市场的“内卷”大环境在逼它。你看,特斯拉Model 3、比亚迪汉、小鹏P7,哪个不是狠角色?特别是比亚迪,靠着刀片电池和DM-i技术,把整个市场的价格和期望值都拉高了。消费者现在买东西,不光看产品力,更看重性价比。飞凡F7虽然好,但作为新品牌,品牌认知度和渠道建设跟比亚迪比,确实还有差距。4S店少,售后网点也不够密集,消费者买车时难免会多一分顾虑。再加上“车电分离”这种模式,虽然能降低购车门槛,但每月1560元的电池租金,长期算下来并不便宜,还受限于换电站的数量,目前想换电?没地方!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短板。
所以,飞凡这次降价,更像是一场“精准打击”。它用“限时一口价”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直接把最具性价比的长续航版(24.99万)打到了16.29万起,这几乎就是同级车的“地板价”。这招太狠了,它不跟你玩虚的,直接告诉你:“我的配置这么高,现在价格这么低,你还要啥自行车?”这波操作,不仅让那些原本在20万左右徘徊的消费者瞬间心动,更是把压力直接甩给了比亚迪。比亚迪汉EV的起售价可是在20万以上,虽然产品力也很强,但面对飞凡F7这种“降维打击”,恐怕也得掂量掂量。有网友调侃:“以前是比亚迪卷别人,现在轮到别人卷比亚迪了,风水轮流转啊!”
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降价虽好,但也得看清背后的“坑”。比如,这么低的价格,是不是意味着未来的保值率会很低?买回来开两年,转手会不会亏得血本无归?再比如,飞凡的售后服务能不能跟上?万一车子出了问题,附近没有4S店,那可就尴尬了。还有那个换电站,说好的3000座,啥时候能建成?这些都是潜在车主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不能因为一时的价格优势,就忽略了长期使用的便利性和成本。就像俗话讲的,“买得起,养不起”,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总的来说,飞凡F7这波降价,确实够“惨烈”,但也足够“聪明”。它用近乎“自杀式”的价格,换来了极高的关注度和订单量,单周1500台的订单就是最好的证明。它向市场宣告:我,飞凡,虽然品牌新,但我有实力,更有诚意!至于压力是否真的来到了比亚迪这边?我觉得是肯定的。比亚迪不能再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了,面对这样“不要命”的对手,它必须拿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策略来应对。那么最后,我想问问大家:在如今这个“卷”到极致的车市,你是更看重品牌和保值率,还是愿意为了极致的性价比,去尝试一个像飞凡这样的新品牌呢?
全部评论 (0)